-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5)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②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③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④公社战士的精神永垂史册。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历史教师中心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学生园地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历史博览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www.wenxue9.com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俄国1861年改革1.原因(1)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之间的矛盾。(2)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农奴贫困,没有人身自由,造成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不得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原因
(1)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之间的矛盾。
(2)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农奴贫困,没有人身自由,造成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
(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2.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可以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价赎买。
3.意义、后果
(1)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美国内战 1861-1865
美国领土扩张,概况:贩卖、武装颠覆或入侵扩张领土
1.西进运动
(1)发生于独立战争后至19世纪中期,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使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对印第安人是一场灾难,但开发西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南北矛盾
(1)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在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出口,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
(2)南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种植园经济,把棉花等原料出口到英国。输人工业品.要求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展奴隶制。
(3)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废奴运动
(1)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呼吁将废除奴隶制付诸行动,解救黑人奴隶,甚至发动武装起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