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正文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03-22 23:08:2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阅读:8450

概要:www.wenxue9.com 二、要正确理解物理新课程标准1、“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解《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的目的是要做到知识的传承与知识的探究并重。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这是人类的巨大文化财富,若是把这些东西都扔了,什么问题都来探究,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科研成果又岂是一个人几十年所能探究解决得了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进行应用。对于初中学生、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许多探究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否则一节课45分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对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标签:初中物理新课程特点,初中新课程标准,http://www.wenxue9.com
www.wenxue9.com
  二、要正确理解物理新课程标准

  1、“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解

  《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的目的是要做到知识的传承与知识的探究并重。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这是人类的巨大文化财富,若是把这些东西都扔了,什么问题都来探究,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科研成果又岂是一个人几十年所能探究解决得了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进行应用。

  对于初中学生、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许多探究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否则一节课45分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对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都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相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了。若把该教学活动设计为知识传授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建立了凸透镜成像的概念和大致了解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有关的前提下,设计实验、采集多组原始数据并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论证找到规律,效果就好得多。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熏陶。成功的愉悦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对自然科学的亲和力等情感态度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心智方面也可得到培养。物理课程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初中学生而言,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件新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起始阶段应当以讲授的知识点为载体,设置各种问题情景,以经历一些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为主,从中渗透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同时可选取较简单的题材让学生进行一些只包括部分要素(可适当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以后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及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没有确定答案(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以外的知识点)的包含所有探究要素的开放性探究课题,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2、正确理解“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生活经验的作用,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有很多人断章取义的认为“课改后的物理教学不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了”,这完全曲解了新课标精神。仔细阅读《标准》可以看出,“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况且《标准》是说“不过分强调”而不是说“不强调”。所以要正确理解“不过分强调”的真正涵义。
www.wenxue9.com
  三、要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总的原则是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本地实际出发,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基本的物理态度、物理方法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

  作为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视野并不开阔,如果我们忽视了基础的落实,就谈不上学生今后的发展。同时,从中考试题来看,基础部分的分值都在50%以上。

  课程改革不是对以前的物理课程及教育方式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物理教学中,一些基本的原理、技能和方法永远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基础不牢,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双基”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抛弃了它就谈不上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目标。落实这个目标要展开三个层次:

  ⑴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⑵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⑶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www.wenxue9.com
  (二)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不能成为口号

  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涉及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新课程特点,初中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 初中物理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