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物理教学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论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正文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03-23 00:53:0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物理论文   阅读:8151

概要:www.wenxue9.com 2、学生实验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主要以“测量”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现象,正确使用仪器,合理选择器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规范操作方法,排除故障,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此外,笔者根据实际,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下列尝试: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让学生每人手拿一块玻璃,并对玻璃呵气,让学生体会、研究现象,得出结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⑵、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可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想方法。变验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标签: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实验论文,http://www.wenxue9.com
www.wenxue9.com   
  2、学生实验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主要以“测量”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现象,正确使用仪器,合理选择器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规范操作方法,排除故障,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此外,笔者根据实际,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下列尝试:
  
  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让学生每人手拿一块玻璃,并对玻璃呵气,让学生体会、研究现象,得出结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
  
  ⑵、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可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想方法。变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开发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成功学习、实验及解决问题的信心。
  
  ⑶、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
  
  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可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又如学过欧姆定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测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出下面几种电路图,图3所示,有的还说出他只需—个电压表也可测出来未知电阻Rx的阻值。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并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你还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3、课外实验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实验题材广泛,材料极其丰富,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有益活动,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到动手动脑的乐趣;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渗透物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所谓物理科学方法,就是指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家研究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比较与类比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数学方法及科学假说的方法,这些方法大多隐含在物理知识当中,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理想化方法,原子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是科学假说的方法。
  
  知识是宝贵的,但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所以那些得到知识的方法就显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只有将方法掌握了,将来才可能利用这些方法去科学的创新。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一定都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不一定在实际工作中都能直接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也会变得支离破碎。为此从长远观点看,掌握得来知识的科学方法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不能脱离物理知识的教学,我们要寓科学方法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论的素材,以物理知识为背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往往是以隐性的方式出现在教材中的,所以科学方法必须与物理知识教学相结合,以知识传授作为方法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让学生作探索性试验,由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来判断暗箱中连接的电学元件的种类和接法,并由此引发一个系列实验,讨论、回答一组学生辅导题,再让学生自己来表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进一步加以实际应用;又如在用实验得到单摆公式的时候,可以提示学生在得到牛顿第二定律时所用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从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总结得到单摆的周期公式,这样在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物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告诉学生,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创造性的从事别的工作;再如在原子物理教学中,通过介绍原子模型的演变、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假说→新实验→新假说”这样一种科学假说方法;例如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只需要适当地说一句,这个力与那几个力作用效果相同,从作用效果上看,这个力的作用相当于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就像电阻串并联的总电阻一样,这种利用效果相同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学生自然会从这种这段话中体会出等效方法的内涵,也会从一次次的具体应用中认识到所学的科学方法。诸如上述的例子在物理学中非常多,只要我们仔细去挖掘并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实验论文物理教学 - 高中物理 - 高中物理论文


上一篇:有关新课改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