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课外读物初中语文课外读物:在实践教育的美丽中成长» 正文

初中语文课外读物:在实践教育的美丽中成长

[03-20 18:17:20]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课外读物   阅读:8356

概要:在此其间,四年级的廖长开老师、六年级班主任胡谦红老师、七年级一班新生的班主任黄清瑞新教师、七年级二班班主任杨霞老师、八年级班主任刘建军老师更是我校涌现出的爱校爱生的典型教师。回首这些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桩桩幕幕,感慨颇深。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处不生活在一个爱与被爱的磁场中。所以,在今年5月份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演讲征文中,我写了一篇演讲稿,题目是《教育因爱而美丽》。因为我当时到新城小学“跟师学艺”而奔走于我们马庙学校和新城小学之间,所以没有参加演讲,现与大家交流分享。花园,因为百花盛开而灿烂芬芳;高山,因为绿树参天而雄伟壮丽;蓝天,因为白云袅袅而广阔湛蓝;大海,因为浪花滚滚而深远无边……教育,是一份鲜花般美丽而又崇高的事业,需要用心经营、用心呵护;教育是引人高尚与聪慧的事业,这一切的坚实根基源自于一个字——爱。教育之爱,是欣赏。当我们悉心聆听学生饱含激情地诵读优美文章时,当我们凝神细看学生一笔一划工整流畅的书写时,当我们细心品读学生抒写生活真情实感的佳作时,当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一张张

初中语文课外读物:在实践教育的美丽中成长,标签:中学生课外读物,初中生课外读物,http://www.wenxue9.com
  在此其间,四年级的廖长开老师、六年级班主任胡谦红老师、七年级一班新生的班主任黄清瑞新教师、七年级二班班主任杨霞老师、八年级班主任刘建军老师更是我校涌现出的爱校爱生的典型教师。
  回首这些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桩桩幕幕,感慨颇深。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处不生活在一个爱与被爱的磁场中。所以,在今年5月份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演讲征文中,我写了一篇演讲稿,题目是《教育因爱而美丽》。因为我当时到新城小学“跟师学艺”而奔走于我们马庙学校和新城小学之间,所以没有参加演讲,现与大家交流分享。
  花园,因为百花盛开而灿烂芬芳;高山,因为绿树参天而雄伟壮丽;蓝天,因为白云袅袅而广阔湛蓝;大海,因为浪花滚滚而深远无边……
  教育,是一份鲜花般美丽而又崇高的事业,需要用心经营、用心呵护;教育是引人高尚与聪慧的事业,这一切的坚实根基源自于一个字——爱。
  教育之爱,是欣赏。
  当我们悉心聆听学生饱含激情地诵读优美文章时,当我们凝神细看学生一笔一划工整流畅的书写时,当我们细心品读学生抒写生活真情实感的佳作时,当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这,是何等的一种美丽啊!
  当我们帮助一个个孩子取得点点滴滴的进步时,当我们引导一个个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时,当我们感受着孩子们一天一天身心健康成长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也许,唯有教育才能享有这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教育的旅程中,有着太多太多迷人的美丽,需要我们用爱心用真情去欣赏去品味!
  教育之爱,是奉献。
  “长路奉献给远方,江河奉献给海洋”,教育之爱,奉献给学生!这种奉献是无私的,是纯洁的,更是伟大的。所以有人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以人有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是奉献,让多少老师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呕心沥血;是奉献,让多少像谭千秋一样的老师在大灾大难面前,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灾难中的孩子们撑起了一道道生命绝望时的坚强屏嶂!
  因奉献,可敬可爱的老师们,让自己的爱心升华为一道道永恒的美丽风景,永远永远定格在人类教育历史的天堂上空。
  教育之爱,是探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引人入德成善,让人过上优良的生活。
  教师,是孩子寻梦的引路人;教师,是孩子迷路的启明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辛勤播种者……所以,教育需要探索!
  这种探索,是“为学生的内心世界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校成为学生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精神家园。”
  这种探索,是引领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在被爱中感恩……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朋友们,教育——因爱而美丽!因为这份事业,世界的美才显得更加鲜活;因为这份事业,世界的美才显得更加灵动。让我们倍加珍惜这份美丽的事业吧,让我们把这份美丽的事业打扮得更加美丽!让我们尽情地享受为师的灿烂阳光吧,让我们的人生因之而更加充实、快乐、幸福!
www.wenxue9.com
  三:执着的学习——成长的源泉
  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天道酬勤。这十多年间,我一直把工作当作学习、充实、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
  我于1993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普师班,曾经因为在校深受负责政教工作的陈宜仁老师、王洪涛老师的关心与教导,所以历经广播站、学生会工作锻炼,毕业当年通过报名后由学校领导推荐,经县教育局审批继续进入乐山教育学院就读93级中文专科班,于1996年7月取得汉语言文学兼辅修历史专科文凭。
  1995年9月任教以来,一直在马庙工作,先后从事着中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可以这样说,我对这方教育事业充满了一腔执着的热爱与追求,对这方教育有着一种美好的梦想与向往,并与之结下了一份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1995年9月,刚参加工作的我接手的是初中九六级毕业班。在工作中,虚心地向学校老师们学习怎样上课、怎样辅导、怎样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和谐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深入学生群体引导、关心学生学习。当时学校特别缺乏课外书,学生手中除了教材更是难以找到一本课外读物。那年下半年订阅报刊杂志的时候,我索性狠下心一下子为自己为学生订阅了足足四百来元的课外书报,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之友》、《读写月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文成功之路》、《教师博览》、《少年文学报》、《作文评点报》、《初中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专门利用语文课开展课外阅读。针对学生书写特别差的现状,而当时市面上还不容易购买到钢笔字贴。于是,我将课本中要求默写的古诗词用“我字”楷体工整地书写下来复印分发到任教班级每一名学生手中当作字帖练习,真是一举两得,学生既练习了书写,同时又潜移默化地识记下了需要花费时间默写的知识。
  1998年8月至2005年7月,县教育局党组把我从马庙初中调入马庙中心小学工作。七年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教导主任6年、校长1年。特别是在1999年至2004年这五年中,我们班子成员与一群年轻教师们积极探索在山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这条路子上:当1999年3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召开之后,我们曾率先在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开展过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2001年进行着“作业本改革实践探究”,2002年组织数学组教师参与了市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探究性开放式问题研究”的研究,2003年开展了“拓展课外阅读时空,挖掘学生阅读潜能”的活动探索。我所任教的班级的语文作业非常特殊:常规作业变成为展示品设计,我亲自为学生设计了每周一套的阅读表格,分为记人、状物、写景记叙文,场景描写、说明文五类,以此组织学生查找相关文章在阅读中做读书笔记。我把手中专门为小学生订阅或购买的大约50余本杂志书刊分发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安排学生代表负责登记更换,一学年下来,初略统计学生的摘录,每位学生大约阅读量在40万字左右,摘录达3000余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课外读物中学生课外读物,初中生课外读物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课外读物


上一篇:中国十大80后文学作品出炉《三重门》等入选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