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学鉴赏高考诗词鉴赏精练(十四)» 正文

高考诗词鉴赏精练(十四)

[01-18 19:52: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文学鉴赏   阅读:8450

概要: 【解题指要】诗歌的题目同样具有概括性,这首绝句题中“小”字比“池”字更为关键,因为它笼罩了全篇。 69.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①篱落:篱笆。②菜花:指黄色油菜花。【鉴赏问答】 ①这首绝句在构思、塑造儿童形象方面具有什么特点?诗中的儿童形象有何特色?【答】 【解题指要】能艺术再现空灵活脱的生活场景,靠的是诗人对生活情景的观察、分析、提炼。同理可证,能分析出艺术再现的妙处,靠的是鉴赏者对诗句的分析、提炼。 ②诗人写儿童的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此诗颇有为趣,而在诸多趣味中,何趣是最典型的?【答】

高考诗词鉴赏精练(十四),标签:文学欣赏,http://www.wenxue9.com

    【解题指要】诗歌的题目同样具有概括性,这首绝句题中“小”字比“池”字更为关键,因为它笼罩了全篇。

 

69.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①篱落:篱笆。②菜花:指黄色油菜花。

【鉴赏问答】

    ①这首绝句在构思、塑造儿童形象方面具有什么特点?诗中的儿童形象有何特色?

【答】                                                                         

                                                                                   

    【解题指要】能艺术再现空灵活脱的生活场景,靠的是诗人对生活情景的观察、分析、提炼。同理可证,能分析出艺术再现的妙处,靠的是鉴赏者对诗句的分析、提炼。

    ②诗人写儿童的形象的目的是什么?此诗颇有为趣,而在诸多趣味中,何趣是最典型的?

【答】                                                                         

                                                                                    

    【解题指要】这首绝句虽然写的是儿童,但写儿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抒发诗人自己的某种情感才是最终目的。诗歌中一切描写对象都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抒法诗人自己特有之情才是最终目的,这也是一个规律,切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文学鉴赏文学欣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文学鉴赏


上一篇:高考诗词鉴赏精练(十五)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