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类文章阅读» 正文

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类文章阅读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831

概要:调查方法: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资料搜集等。二. 阅读方法1. 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2. 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的观点是在叙述中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3. 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要紧紧依据考试大纲来操作。(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

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类文章阅读,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调查方法: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资料搜集等。
二.  阅读方法
1. 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解读分析方法一样。
2. 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的观点是在叙述中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3. 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要紧紧依据考试大纲来操作。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的,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极具科学性,一般不能轻易否定。
    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分析,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三)新闻
一.文体概念及特点
1. 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 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狭义的专指消息。
(注:这里所谈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
3、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往往包含以下三项(或其中任两项):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是对新闻内容的详细叙述,或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等等。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  阅读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内容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深度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阅读把握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2016年成语题集中训练(1)
《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类文章阅读》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