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 正文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807

概要:五伦情感基调是家庭化的,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要的满足是任何其他关系所不能取代的。情感最初是在家庭中学到的,家庭提供了个体获得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舞台,它影响着人的未来。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反映了亲情之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首先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中。2、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在孟子看来,学校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处理好五伦关系)。情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现代社会“明人伦”较之传统社会“明人伦”的范围要大得多,现代人既要讲私德,也要讲公德。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要充分发挥中学政治课的作用。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重智育轻德育。许多中学在评定“三好学生”时,主要看是否“学习好”,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的考察,造成学生放松了对道德品质的修养。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愿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自己会做的题教给他人,有的甚至在学习上不择手段。从马加爵事件看,学校应对中学生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在当代中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五伦情感基调是家庭化的,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要的满足是任何其他关系所不能取代的。情感最初是在家庭中学到的,家庭提供了个体获得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舞台,它影响着人的未来。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都反映了亲情之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首先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中。
2、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在孟子看来,学校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处理好五伦关系)。情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现代社会“明人伦”较之传统社会“明人伦”的范围要大得多,现代人既要讲私德,也要讲公德。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要充分发挥中学政治课的作用。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学以追求升学率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重智育轻德育。许多中学在评定“三好学生”时,主要看是否“学习好”,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的考察,造成学生放松了对道德品质的修养。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愿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自己会做的题教给他人,有的甚至在学习上不择手段。从马加爵事件看,学校应对中学生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美德教育应当从小抓起。近年来在不少地方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来加强青少年的伦理道德观。例如在南方的一些小学就举办了“爱妈妈,做好孩子”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顺长辈的品德;还有学校的老师让小学生身上绑上纱带来体会做母亲的辛苦等。相对于小学感性的方式,在中学和大学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把家庭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学校教育还应该顺应形势,以德育带动智育。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地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和安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知和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校纪校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在教室内张贴宣传优良道德的宣传画、名言警句;黑板报也要成为德育的重要园地。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班主任、课任、团支部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由此可见,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3、从家校联合方面来说。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家长配合的学校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无数事实已经说明,家庭与学校的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目前,学校与家长配合不好,已经成为学校教育难以见成效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相当多的家长认识是到位的,主观上也是愿意积极配合的,但依然存在着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观念上还不能做到完全的一致,如学校要求学生学做学问必须首先先学会做人,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家长往往是认为做学问是第一位的,千好万好不如学习成绩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2]家长与班主任沟通不及时,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及相关情况,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补救与教育,由于沟通不及时往往会使家校双方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3]家长与学校的要求不能做到统一,学校往往要按照学校集体管理的需要提出更具有普遍性的要求,而家长往往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更个性的要求,难免冲突与矛盾,这势必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当今有的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独生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有的学生在学校对教师的爱也漠然受之,视为当然。应试教育格局下师生间缺乏交流,亲子间缺乏沟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师生间、家长子女间会建立一种儒家仁爱思想所倡导的融洽、和谐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人格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涣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孙迎光《传承与超越 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3] 梅志清《马加爵事件的六个问号》,新华网,2004年3月。
作者简介(俞俊,1971年2月——,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一级教师,联系电话13801451266,邮编225000)



上一页  [1] [2]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千古高风识琴音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