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高层的眺望-读《登飞来峰》» 正文

最高层的眺望-读《登飞来峰》

[01-17 14:09: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文学常识   阅读:8268

概要:作者: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杨和平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夏,30岁的王安石任满浙江鄞县知县,在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越州(绍兴),写下著名诗篇《登飞来峰》,表达处于“最高层”眺望的感受和自己的壮志情怀。㈠“最高层”有多高。作者在诗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最高层”有多高,但是,却通过正面的夸张和侧面的暗示,形象地突出了“最高层”的高之“最”。首先,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正面描写高之“最”。“飞来山上千寻塔”,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叫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一座铁塔,高达千寻。那么,这山峰和塔共有多高?作者没有交代,但仅仅塔就有八千多尺,两者加在一起,也确实是“最高层”了。其次,作者用“闻说鸡鸣见日升”侧面暗示“最高层”之“最”。该句化用了一个典故,其本意是说“先日出,后鸡鸣”,作者进行了改写,改成“先鸡鸣,后日出”,听说鸡鸣时就能看见日出,通过这样的侧面暗示,突出峰和塔的高之“最”。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也从侧面暗示了峰和塔的高之“最”。㈡作者在最高层眺望到了什么。作者在“最高层”眺望到了什么?诗歌并没有正面描述,只有两句虚写。一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作者用这一典故暗示飞来峰

最高层的眺望-读《登飞来峰》,标签:文学常识大全,初中文学常识,http://www.wenxue9.com

  作者: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杨和平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夏,30岁的王安石任满浙江鄞县知县,在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越州(绍兴),写下著名诗篇《登飞来峰》,表达处于“最高层”眺望的感受和自己的壮志情怀。

  ㈠“最高层”有多高。作者在诗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最高层”有多高,但是,却通过正面的夸张和侧面的暗示,形象地突出了“最高层”的高之“最”。首先,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正面描写高之“最”。“飞来山上千寻塔”,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叫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一座铁塔,高达千寻。那么,这山峰和塔共有多高?作者没有交代,但仅仅塔就有八千多尺,两者加在一起,也确实是“最高层”了。其次,作者用“闻说鸡鸣见日升”侧面暗示“最高层”之“最”。该句化用了一个典故,其本意是说“先日出,后鸡鸣”,作者进行了改写,改成“先鸡鸣,后日出”,听说鸡鸣时就能看见日出,通过这样的侧面暗示,突出峰和塔的高之“最”。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也从侧面暗示了峰和塔的高之“最”。

  ㈡作者在最高层眺望到了什么。作者在“最高层”眺望到了什么?诗歌并没有正面描述,只有两句虚写。一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作者用这一典故暗示飞来峰和塔之“高”,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作者所见之景,自然包括“日升之景”。另一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既然不畏浮云遮望眼,那么,诗人极目辽远,所见之景,必然包罗万象,极其宏大。关于诗人所见,我们可以联系杜甫的《望岳》做一些联想。杜甫写《望岳》时是25岁,开元24年,正值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候,因此,当他登上泰山之时,放眼望去,看到的是“绵延不断山色苍翠的齐鲁大地”,看到的是“参天入云巍峨高大的雄奇山峰”,看到的是“让心胸激荡的层云和归鸟”。王安石写《登飞来峰》时是30岁,也正值踌躇满志之时,当他处于“最高层”极目远眺时,他会看到什么呢?

  ㈢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这首诗歌,作者先写“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之景,再抒“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之怀。那么,作者抒发的这种情怀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呢?要理解作者的情怀,需要抓住两个很关键的词语,一个是“最高层”,一个是“浮云”。有解释说“最高层”“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者”,“浮云”“喻奸邪小人”。后者的解释有合理的成分,但“最高层”的解释并不符合事实。这首诗歌写于1050年夏,当时王安石30岁,前后官职只是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时间是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写这首诗歌时,作者距离担任宰相还相差20年,自然不会用“最高层”“比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者”。其实,理解作者的情怀,我们依然可以将之与杜甫的《望岳》进行联系,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借此表达他的凌云之志,年轻的杜甫乐观自信,积极进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远大抱负,此时,他“凌绝顶”而“小天下”。同样,当年的王安石也是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此时登飞来峰,写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想告诫自己,不要被眼前利益、恩宠得失或事物假象等(“浮云”)蒙蔽双眼,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博大胸怀,长远意识,大局观念和正确方法等(“最高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作者的情怀,是将自己置于“最高层”的胸怀天下的情怀,只有有了这样的情怀,才会“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因为站在最高层眺望,因为看到了天下万象,因为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所以才不会被浮云蒙蔽双眼,才会有后来的万言书和变法新政,才会有列宁“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美誉。

  最高层的眺望,成就了一代伟大的政治家!也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示:眺望,需要“最高层”的平台。


Tag: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大全,初中文学常识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文学常识


上一篇:最缠绵的别离-读《无题》
《最高层的眺望-读《登飞来峰》》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