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七年级下同步辅导七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正文

七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01-17 23:35:29]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   阅读:8749

概要:日后,他对他所在的中学的教育提出了相当深刻的看法。他认为,建立在恐吓、强制和人为的权威之上的教育,是最糟糕的,这种教育摧残学生淳朴和健康的感情,扼杀学生对自身力量的信心,这种教育只能造就出一批逆来顺受的顺民。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他家每逢星期五总是邀请在慕尼黑求学的犹太学生吃晚饭。这是犹太人帮助犹太人的一种慈善活动。有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是这个家的常客。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12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大学生和他谈起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深奥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他的小朋友总是那样专心地听着。少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饭后的时间不多,可常常被这个小孩的提问所占去。于是,大学生每次来时便给他带些书籍,其中有当时很有影响的插图丰富的自然科学丛书,这套书一共二十多本,还有其他哲学著作。这些书像一幅多彩的画卷,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日月星辰的运行是多么庄严,分子原子的运动又是多么精微,和这些多彩的读物相比,课堂

七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标签:七年级下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日后,他对他所在的中学的教育提出了相当深刻的看法。他认为,建立在恐吓、强制和人为的权威之上的教育,是最糟糕的,这种教育摧残学生淳朴和健康的感情,扼杀学生对自身力量的信心,这种教育只能造就出一批逆来顺受的顺民。

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他家每逢星期五总是邀请在慕尼黑求学的犹太学生吃晚饭。这是犹太人帮助犹太人的一种慈善活动。有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是这个家的常客。

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12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大学生和他谈起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深奥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他的小朋友总是那样专心地听着。少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饭后的时间不多,可常常被这个小孩的提问所占去。

于是,大学生每次来时便给他带些书籍,其中有当时很有影响的插图丰富的自然科学丛书,这套书一共二十多本,还有其他哲学著作。这些书像一幅多彩的画卷,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日月星辰的运行是多么庄严,分子原子的运动又是多么精微,和这些多彩的读物相比,课堂上那些呆板的功课是多么无聊啊!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叔叔每次来都给他讲讲代数和几何。那由奇妙的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什么题目,还是大名鼎鼎的定理。阿尔伯特惊奇了。如果说这还不足以鼓励小孩子的好奇心,那么,有一次这位叔叔说出了下面几句话,简直令这个小孩子坐不住了。

这个叔叔说:“直角三角形ABC中,AB2+BC2=AC2,这是一个著名的定理,两千年前就已经证明了,孩子,你能不能也证证看?”

这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跃跃欲试了。

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他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翻着所能看懂的代数书,练着证明这道难题的方法。

三周过去,他终于证明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当他把这个结果拿给那位叔叔看时,那位叔叔几乎惊住了。他对这个小孩子的数学天才产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又出了一些难题,他都一一做了出来。

也就是这一年,阿尔伯特偶然看到一本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他手捧着这本“神圣”的小书,读得如醉如痴。那一个个严密的几何定理,竟使人不能产生半点怀疑。他对其中所包含的许多严整规律和宽广的世界肃然起敬了。

他那颗对科学和真理产生的好奇心,到现在已经是雄心勃勃了,他要振翅起飞了。

呆板的学校令阿尔伯特忍受不了。在这座兵营般的学校里,他对于那种以追求权力、金钱和荣誉为目的的教育以及为达到这个目的而施行的强制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已经忍无可忍了。他决定走自己的路。

每天,他只希望早点放学,躲在家里,在自己理想和希望的世界漫游。当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的时候,他已在微积分的大海中畅游了。

正因为如此,除了数学以外,他其他科成绩并不好。教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只有文学教师对他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陷入沉思,有时竟使他流连忘返。

学校对这样的学生评价自然不会好。有一次,他父亲到学校征询训导主任,自己儿子将来能做什么。训导主任不假思索地回答:“你的儿子将来一事无成,他能做什么呢?”显然他认为问这个是多余的。

15岁那年,他父亲又破产了。全家离开了德国搬到意大利,去投奔母亲的几个亲戚。阿尔伯特被留在慕尼黑,借住在一个老太太家里。

父亲嘱咐他,要读完高中,取得毕业文凭,这样,才能考进大学,取得电机工程师的资格。这是父亲的愿望,这个老电器行的经营者,多么希望儿子能继续他的事业啊。在儿子没有成材之前,他已为儿子谋划好了人生之路。

但是,他所在的中学实在使他厌倦了,这种摧残学生健康感情,扼杀学生自信力的教育,他再也忍受不了啦。他在想,用什么方法离开这专制的学校呢?

正在这时,他接到父亲从意大利的来信,信中高度赞扬了这个国家的自由空气,流露出无比兴奋的情绪。

这正是阿尔伯特所向往的。他决心到父亲那儿去,离开他憎恶的中学,离开他厌倦的故乡。

但中途退学,有好多问题。没有毕业文凭,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陷入了沉思……

他去找数学老师,求他给帮个忙。这个老师平日对他不错,根据他的要求,给他开了个数学达到大学生水平的证明;他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儿开了一张病假条,证明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休息。

有了这两个证明,年轻人什么也不顾,他要远走高飞了。

正在这时,班主任突然找他。他以为秘密泄露了呢,心想,这回完了。

“我想请您离开我们的学校。”老师说。

“为什么?可我并没有任何过错啊。”阿尔伯特反驳说。

“是的,您没有过错,但只要您呆在教室里,就足以破坏对老师的尊敬。”

“好吧。”

这正符合他的意愿。1895年春天,他孑然一身,翻越哥达山口,到达意大利米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七年级下同步辅导七年级下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七年级下同步辅导


上一篇:七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