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八年级下同步辅导端午的鸭蛋——语文新课改:让我欢喜让我忧» 正文

端午的鸭蛋——语文新课改:让我欢喜让我忧

[01-17 23:57:3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八年级下同步辅导   阅读:8467

概要:比如在讲《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汪曾祺其人其事 2. 端午节的来历 3.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 汪曾祺的作品简介(《受戒》、《复仇》)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奔浪,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的还采访百家之言。这样的准备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作家的照片、生平的介绍,和民俗风情画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丝凌子、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

端午的鸭蛋——语文新课改:让我欢喜让我忧,标签:八年级下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比如在讲《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汪曾祺其人其事  2. 端午节的来历  3.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  汪曾祺的作品简介(《受戒》、《复仇》)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奔浪,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的还采访百家之言。这样的准备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作家的照片、生平的介绍,和民俗风情画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丝凌子、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汪曾祺的另两部作品《受戒》和《苦瓜不是苦瓜》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议问题与反思

课程改革在取得一些可喜变化的同时,诸如,教师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独立性的增强等等。我也真切地看到课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通过平常上课,我发现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过程中课堂教学出现的几个共性问题,。

(1)、重过程与面向全体的矛盾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小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问,使学生被教师牵着一步一步从旧知走向新知。这种方式虽然使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但它能够让大多数学生跟得上,听得懂,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跳一跳,摘桃子\",如果学生跳一跳也够不到,他就不会跳了。

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使学生体验到从旧知到新知这样一个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师往往提出一些跨越性较强的问题。这样确实为基础知识牢固、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的那部分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但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和反应慢的学生却不知从何想起、从何说起、从何做起,从而导致他们无事可做,与其他同学越落越远,造成班级中学生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感悟力也不一样,这是个问题。

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普遍采用的参与式学习的形式恰恰给他们创设了良好的偷懒空间。在目前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对各个学习小组的探究状况也很难把握,所以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与教育活动面向全体的矛盾也很难解决。这个矛盾恰恰又是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反思:缩小班额,尽量面对全体;或者采用分层教学;加强认知训练。

(2)、固定的时间与不可控的教学容量的矛盾 

采用探究式、参与式学习方式会使课堂中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的因素,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把握时间的分配。多数情况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们提出的内容和方法往往纷繁复杂,层出不穷。这种势头固然可喜,但是却在无形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不可控制性。教师往往因此或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拖堂,或教学过程虎头蛇尾。

反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不拖沓,及时肯定正确思路,选择最优,从而迅速点出本课重点,使学生发散的思维迅速集中,这样就有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同时也能完整地达成教学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教学机智的运用,严谨的问题设计及合理的分组也是同样重要的。

(3)、合作探究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矛盾 

目前课改的目标,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同时删减了大量的知识点如语法,文体常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但在课堂改革实施中,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同时,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强化、反馈被削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越来越差,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两者很难兼顾。而且有些知识学生是不能靠探究,合作来完成的,只能靠间接传授。

反思:新课程标准与原大纲相比虽有变化,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它们同知识目标是融在一起的,三维目标,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其它两个目标就如水上浮萍,表面虽然繁茂,实际却无生命力。

(4)、课堂秩序与课堂结构的严谨的矛盾。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程序”进行,因而,教师感到心里比较踏实。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课堂上常常出现“无序”的状态,有时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使教师感到不安,甚至焦虑。

反思: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需把握分寸,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又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既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又要积极引导、善于沟通。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我们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下同步辅导八年级下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下同步辅导


上一篇:老北京传统吆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