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雷雨》教学设计» 正文

《雷雨》教学设计

[01-18 14:56:4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二同步辅导   阅读:8487

概要:6、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二) 抓住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感知一下周朴园是怎样对待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1、课文中能集中体现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态度的部分,就是课文中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推荐出能够代表本班朗读水平的男女生各一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语言,要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读后点评)2、不知同学们在听他们朗读过程中注意了没有,这部分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看谁最先发现——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的语言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间)那我现在把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一点,大家再来读读,改了以后,你的感觉又怎么样呢?(投影)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呢?)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周朴园 (惊愕)什么

《雷雨》教学设计,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http://www.wenxue9.com
6、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二) 抓住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感知一下周朴园是怎样对待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
1、课文中能集中体现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态度的部分,就是课文中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推荐出能够代表本班朗读水平的男女生各一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语言,要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读后点评)
2、不知同学们在听他们朗读过程中注意了没有,这部分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看谁最先发现——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的语言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间)那我现在把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一点,大家再来读读,改了以后,你的感觉又怎么样呢?
(投影)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呢?)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3、看来,周朴园简短问句的自有他的内蕴,不过,我觉得课文121页中间“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三个疑问句连用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就用一个“什么?”不是更简洁吗?(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4、话剧在表演过程中,往往由于口语化和加快节奏等方面的需要,会对剧本作些适当的修改。我现在给大家播映的这部分话剧,就对课文对白的某些语句作了删改,请大家注意看,仔细听,思考两个问题;编剧对课文删改了哪些文字?改了以后效果怎么样?
(投影)话剧表演对课文部分对白文字的删改说明:
1、增添了一个字“就”:那(就)用不着了。
2、删去了“她没有死。”“哦,救活啦?”“(忽然立起)你是谁?”“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哦。”“不,不用。”“自己”等文字。
(明确:“就”是副词,可以起加强语气作用,能突出鲁侍萍对周朴园惺惺作态的反感;删掉“她没有死。”周朴园的语言就三个疑问短句连用了,表达效果与“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异曲同工;删掉“哦,救活了?”不能突出周朴园因惊奇,而痴呆地重复鲁侍萍语言的神情;删掉“(忽然立起)你是谁?”“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哦。”不能很好地表现周朴园从极度恐慌到冷静的心理变化过程;删掉“不,不用。”不能淋漓尽致地揭露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躲之唯恐不及的真面目;“自己”或许包含着鲁侍萍对遭到抛弃的怨恨。)
(品读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腾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再创造空间)
5、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以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散发出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三)挑选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
那么,当他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三十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再想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在总体把握课文主要矛盾冲突的前提下,选取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这个点,从戏剧人物语言这个鉴赏视角出发,探究出了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从而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我相信,大家应该收获了许多借揣摩人物语言来鉴赏戏剧人物的方法。我觉得,揣摩人物语言最好从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入手,联系上下文语境,再反复体会其语言的表现方式,挖掘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如果你这样做了,我相信,剧中人物一定会动感地活跃于纸上,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 表现方式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余你可以利用今天学会的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去探测鲁侍萍的内心。也可以凭借你今天获得的周朴园印象,再去品析周朴园在与鲁大海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去完整地创造你心目中的周朴园,写下像《难以界定的周朴园》《情利中的周朴园》之类的评论文章。我也相信,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你的所有看法都应该是正确的!



上一页  [1] [2] 


Tag: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上一篇:让自读课创造性地自读起来——我教《柳毅传》
《《雷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