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文言文断句指导» 正文

文言文断句指导

[07-25 03:10:26]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906

概要: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he

文言文断句指导,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

  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

  一、题目的暗示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5小题的B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知音难觅但以可求的主题,这种表述应是记叙类文章的,与题目暗示的文体不合,故错。

  有时文章的副标题对于解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1年全国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后一题是: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把它还原到文章中是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但从这句话中无法找到特殊的答案。其实,答案在文章的副标题和后面的注释里。注释说:列安?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文章的副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样一下子便能明白这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如果不借助于文章的副标题和这条注解,很难答到要点。

  二、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作者的性格、修养、学识、遭遇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考题中一般都有作者,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03年高考题的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王维的生平,孤伶伶地解题,很难答到要害。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 ,而且往往诗中有道 。特别是在他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对官场日益厌倦,常有归隐之心,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诗中的,即禅理、禅趣。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再如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阅读岳飞的《小重山》,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其中的B为“‘白首为功名是叹息自己年华虚度,学业无成,不能取得应有的官职名位,大家都知岳飞一生置生死于不顾,精忠报国,所求岂是功名?因而,从作者便可B项是错的。

  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诗歌中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常常能猜想作品的主旨。

课题:              《文学作品阅读的探究》

学情分析

在高考试卷中,探究题是一道赋分较多的题;一轮复习时,学生面对探究题,心中并不紧张,因为在学生的心理,认为只要写了自己的观点,就应该得较多的分;而经历了一轮复习、进入二轮复习,学生面对探究题,开始彷徨了,他们发现探究题无从下手,得分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自由发挥的程度。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探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学会运用题干还原法解答文学作品阅读的探究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

训练学生题干还原法的思维过程

难点

归纳分析文本探究点

教法

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

问题学习法

手段

多媒体

         

板书设计

文学作品阅读的探究

学法:问题学习法

入题干明探究

入文体知导向

策略:题干还原法  入文本寻信息

入信息析内蕴

出表述成答案

课堂反馈

阅读2011年湖南卷《想飞》并完成第18题: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8分)

作业

做2011年北京卷《祁连雪》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阅读《歌德之勺》(2008年山东卷)、《孕妇和牛》(2009年宁夏卷)、《寒冷的高纬度》(2010年天津卷)、《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想飞》(2011年湖南卷)。

二、导入

1、了解学生在二轮复习中对于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存在的解题困惑。

2、研读《2012考试说明(天津卷)》关于“探究”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不同角度、写作意图、个性化。

三、展开

1、针对考纲要求,回顾近四年高考关于“探究”的命题题型,总结探究题的特征。

(1)结合性:基于文学阅读某一考点进行探究

(2)非指向性:需要考生阐述个人看法。

(3)契合性:契合文本。

2、以《孕妇和牛》为例,分析题干还原法的解题策略:

(1)入题干明探究

(2)入文体知导向

(3)入文本寻信息

(4)入信息析内蕴

(5)出表述成答案

四、重难点突破

以山东卷《歌德之勺》、天津卷《塔上的树》、湖南卷《想飞》的探究题为例,训练学生掌握方法。

五、小结

1、总结做题策略及方法。

2、学生交流:做探究题的注意事项。

 

 



上一页  [1] [2]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