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12----散文的运思» 正文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12----散文的运思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131

概要:2.表达:行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谈之中体现出很强的内在逻辑性。——既随意自然,又不枝不蔓。3.语言:既有宽容的幽默,又不乏善意的讽刺。——质朴中显才情,表现出丰富的语言质感。 【实用兵法】 1.先弄懂散文的文体特征(1)内容——再现与表现。记人、叙事散文的“再现”大;抒情、议论散文的“表现”大。(2)情境——平稳与跳跃。“情境”(情景、氛围)是散文的支柱。“情境”在叙事散文中比较平稳,在抒情散文中跳跃性较大。(3)语言——平实与多质。散文在语言上细密平实,兼具错落变性,质感丰富。 2.再来看散文的取材要求“形散神聚”的要求就不提了,我们直接展开:(1)直观可感材料要“有血有肉”,只有这样,“再现”才能丰满,“表现”才能显神。(2)八面来风材料的时空涵盖面宽,伸展度大,体现“形散”的特点。(3)力载题旨“情境”片段能够有力地支持与表现主题,确保“神聚”。(4)豁人耳目使人读起来新鲜有味道。[点拨]散文的意义不取决于题材大小,而取决于思想,是否深入思考,挖掘主题。 3.最后谈谈散文的运思分四步进行:(1)围绕考题自由联想,只作搜寻,不加汰除的发散式运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12----散文的运思,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2.表达:行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谈之中体现出很强的内在逻辑性。

——既随意自然,又不枝不蔓。

3.语言:既有宽容的幽默,又不乏善意的讽刺。

——质朴中显才情,表现出丰富的语言质感。

 

 

【实用兵法】

 

1.先弄懂散文的文体特征

(1)内容——再现与表现。

记人、叙事散文的“再现”大;抒情、议论散文的“表现”大。

(2)情境——平稳与跳跃。

“情境”(情景、氛围)是散文的支柱。

“情境”在叙事散文中比较平稳,在抒情散文中跳跃性较大。

(3)语言——平实与多质。

散文在语言上细密平实,兼具错落变性,质感丰富。

 

2.再来看散文的取材要求

“形散神聚”的要求就不提了,我们直接展开:

(1)直观可感

材料要“有血有肉”,只有这样,“再现”才能丰满,“表现”才能显神。

(2)八面来风

材料的时空涵盖面宽,伸展度大,体现“形散”的特点。

(3)力载题旨

“情境”片段能够有力地支持与表现主题,确保“神聚”。

(4)豁人耳目

使人读起来新鲜有味道。

[点拨]

散文的意义不取决于题材大小,而取决于思想,是否深入思考,挖掘主题。

 

3.最后谈谈散文的运思

分四步进行:

(1)围绕考题自由联想,只作搜寻,不加汰除的发散式运思;

(2)对材料进行权衡和整理,删枝节余,理出线索和顺序;

(3)运用整体运思,写出写作提纲;

(4)进行局部运思,重点是层段思考和枝节推敲。

 

[点招]

考场上的“急切触动法”

不管什么原因,假设:你一看作文考题愣住了,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不妨采用“急切触动法”——

(1)迅速捕捉与话题或题目有关的可寓情之物,哪怕是一点点也抓住不放,把思想感情推到“触发点”上。

(2)沿着“寓情之物”生发并展开联想。

——这时,你已经顺利进入散文写作态势。

 

4.学写现下时髦的两个散文品类

关于故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我们在本套书“技巧”分册各设专节详细讨论,这里重点提请你注意现下较流行的两个散文品类。

(1)趣味散文

文体特点:写凡人俗事,写日常生活,平心静气,幽默轻松,又充满哲理、富有诗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通俗性和高雅味同在,很容易为读者倾倒。

①平日准备工作——

◇进行专题阅读和搜集

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集中阅读,查阅相关知识,课外采访相关人士。

◇及时把感悟写下来

②课堂或应考时——

找出作文题目与自己的研究“专题”之间的关系-记录感想,产生联想-选定素材-确定线索-动笔。

(2)文化散文

文体特点:内容严肃,有较大的文化含量;连接传统,面对历史,体现深刻性和严肃性;文化本题性与审美性共融,显得大气。

①平日准备工作——

◇在题材上下足功夫。

从文学、艺术、历史、社会题材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并加以缩小。如:历史题材中的汉、唐,文学题材中的唐宋八大家散文,艺术中的美术、社会题材中的敏感区域等等。

◇选读合适的书籍。

◇读书时只要有点滴感悟就马上写下来。

②课堂或应考时——

反复运用典故

把许多典故有条不紊地串联在一起,不仅知识性丰富、趣味浓烈;而且通俗易懂,文气十足。

举典型事例展开评论

纵横两线交错并进

③建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巧10-----记叙文运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