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口技》复习资料» 正文

《口技》复习资料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768

概要:15“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16、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 “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变色离席”是写神态,“几欲先走”是写心理,这两句是说吓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与神态,所以不矛盾。作用是表现听众如临其境,说明口技人表演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17.你能说出作者先叙“遥闻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吗?既是室内一家人惊醒的直接原因,又为下文“夜半失火”作了伏笔,体现了口技人的艺术匠心。18、品味,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通过伸颈、侧目的动作描写,微笑、默叹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通过“变色离席”的神态描写,“奋袖出臂,两股战战”的动作描写,“几欲先走”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19、 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犬吠

《口技》复习资料,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15“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16、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 “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变色离席”是写神态,“几欲先走”是写心理,这两句是说吓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与神态,所以不矛盾。作用是表现听众如临其境,说明口技人表演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

17.你能说出作者先叙“遥闻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吗?

既是室内一家人惊醒的直接原因,又为下文“夜半失火”作了伏笔,体现了口技人的艺术匠心。

18、品味,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通过伸颈、侧目的动作描写,微笑、默叹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通过“变色离席”的神态描写,“奋袖出臂,两股战战”的动作描写,“几欲先走”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19、 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 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之家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20、“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21、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要分析研究其作用。

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22、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拎起。“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请你用“善在……,它写出了……”说一句话。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23、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24、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
我的描述班同学无不瞠目结舌,暗拍大腿,满脸无奈,唏嘘不已。有的作“晕”状,有的哭丧着脸,有的耷拉着脑袋……

25、文章开头交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者”前加“善”字加以修饰,有什么作用。

对口技者的表演技艺,从整体上给予评价;结构统领全文内容。全文内容情节都围绕“善”展开。

26、文中写犬吠用“遥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遥遥闻”表明犬吠声由远而近,营造出小巷幽长,夜深人静的气氛。

“微闻”写老鼠活动的细微声响,从侧面突出一家人入睡后的静谧的气氛。

27、文章从哪两方面来描写失火、救火的场景?

正面描写失火、救火场面的各种声音,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阅读理解题

 

[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的副词,简析其作用。

既而、未几,作者按时间顺序,眉目清晰地描写出声音变化的先后过程,场景转换的层次。

2.简析加黑词“当是时”的表达作用。

既对上文起收束概括作用,又点明、强调各种音响同时从一人口中出,从而突出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艺。

3.一段写了哪几种声音?它们的先后次序能调换吗?谈谈你的理解。

犬吠,妇人惊觉欠伸,夫呓语,儿醒啼声,含乳啼声,妇拍呜声,大儿絮声,夫叱大儿声不能调换,这种描写顺序非常符合生活情景(逻辑),具有逼真的生活实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出师表》 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