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论» 正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论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976

概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论 ——我对《讲话》的重新学习与重新理解 /范达明/ 最近,我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又有了一次重新学习;与以往的重新学习不同的是,我力图用自己更为独立的眼光来考察这篇几乎尽人皆知的“经典”文献,以求有所进益,有所新的体会。本文就是我重新学习的结果,可以把它看做是我的一次新的理解,即我的重新理解。 我的基本看法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一要坚持,即坚持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二要发展,即扬弃其只具有适应《讲话》当时特定历史背景需要的个别结论。无论是坚持还是发展,都是为着以新的思考来看待《讲话》,使之更能适应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的需要。 具体地说,我们在今天来学习与研究《讲话》,就要从《讲话》半个多世纪来对中国新文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文艺)乃至整个主流意识形态构成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两方面,来考察其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及其所显示的价值力量。囿于以往对《讲话》一贯的顶礼膜拜的全盘肯定,以及一度在一部分人中的不屑一顾的全盘否定,如今在纪念《讲话》某某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论,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论
  ——我对《讲话》的重新学习与重新理解
  
  /范达明/
  
  
   最近,我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又有了一次重新学习;与以往的重新学习不同的是,我力图用自己更为独立的眼光来考察这篇几乎尽人皆知的“经典”文献,以求有所进益,有所新的体会。本文就是我重新学习的结果,可以把它看做是我的一次新的理解,即我的重新理解。
  
   我的基本看法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一要坚持,即坚持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二要发展,即扬弃其只具有适应《讲话》当时特定历史背景需要的个别结论。无论是坚持还是发展,都是为着以新的思考来看待《讲话》,使之更能适应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的需要。
  
   具体地说,我们在今天来学习与研究《讲话》,就要从《讲话》半个多世纪来对中国新文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新文艺)乃至整个主流意识形态构成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两方面,来考察其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及其所显示的价值力量。囿于以往对《讲话》一贯的顶礼膜拜的全盘肯定,以及一度在一部分人中的不屑一顾的全盘否定,如今在纪念《讲话》某某周年的文章中,几乎人人都在用“一要发展、二要坚持”的两分法来看待《讲话》了,却大多成为空洞的大而化之的泛泛而谈,以致对《讲话》的隆重的某某周年纪念,正流于一种纯粹表层形式的走过场的危险——对比这一情况与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毛泽东热”的研究态势与研究深度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不能不令人汗颜——事实上,我们仍然还没有把《讲话》的作者从作为人与伟人而不是作为神的思想禁锢中真正解放出来,这很可能正是我们的“毛泽东研究”的思想水平与学术水平的最后一点当然优势,不能不在世界范围内悄悄地却又全然地正在失去的原因!因此,我这里的所谓“《讲话》三论”,就是具体地从《讲话》出发,力图用一种分析的态度、一种求是的观点、一种联系发展的方法,来提出一些自己较为个人化的看法。
  
   这里,所谓分析的态度,就不再是一概而论的态度;所谓求是的观点,就不再是“句句是真理”的“凡是”观;所谓联系发展的方法,就不再是脱离《讲话》文本本身、不再是脱离《讲话》的时代背景而孤立地研究《讲话》的方法——为了便于对文本的把握,在总体上,我从新的角度把《讲话》划分为“客体论”、“主体论”与“批判论”这三个组成部分,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部分具体地来加以考察与理解。
  
   (一)“客体论”
  
   《讲话》中“客体论”的言论非常宏观,有的根本就是超越了对某一个阶级或时代的特定文艺形态的表述,可以概括并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文艺,所以它不能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了。比如其借鉴论,就强调了有无借鉴对文艺发展有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其结论就是:“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 这就与当前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非常吻合,就很有现实意义。
  
   因此,所谓“客体论”,其实质就是原则论:原则总是通论,总是被验证为正确的东西;它们不会过时,它们都是可以通用而不该变、不能变的,所以我们就要坚持。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讲话》中较准确地找出这些言论,即凡是论述中用了“一切”(或“任何”)这个“全称判断”做定语的,一般都属于此类言论。“一切”(或“任何”)就是普遍性;毛泽东同志敢于用“全称判断”的“一切”(或“任何”)来概括的论述,大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性言论,对今天乃至今后肯定仍然有指导意义——我们所谓《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纲领性文献,主要就应该指这部分言论。
  
   下面是引自文本的一些实例:
  
   “马克思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852页)[2]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860页)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860页)
  
   “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861页)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865页)
  
   “按着艺术标准来说,一切艺术性较高的,是好的,或较好的;艺术性较低的,则是坏的,或较坏的。”(869页)
  
   “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869页)
  
   “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任务。” (871页)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77页)
  
  
   “客体论”的原则具体地来说,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即:本质论、发生论、发展论。
  
   本质论是关于文艺本性、价值、功能方面的论述,即关于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即意识形态)的属性、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反映论关系、艺术美在与生活美比较中显示的六个“更”的独特的审美价值、文艺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功能等等。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百科名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