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古代诗歌鉴赏速成——用词之妙» 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速成——用词之妙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623

概要:三、检测练习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检测题答案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

古代诗歌鉴赏速成——用词之妙,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检测题答案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古代诗歌鉴赏速成——形象鉴赏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