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正文

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199

概要: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学来讲,“善其事”就是要按质量上好堂课,“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二次备课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己的班情、学情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的增删改调。通过二次备课,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教师的自觉性,对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次备课使集体备课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化,它为教师从容走进课堂圆满驾驭课堂增添了信心,为教师成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二次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教师展示个人能力的窗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中应如何做好学情分析呢?一、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

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学来讲,“善其事”就是要按质量上好堂课,“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
二次备课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己的班情、学情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的增删改调。通过二次备课,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教师的自觉性,对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次备课使集体备课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化,它为教师从容走进课堂圆满驾驭课堂增添了信心,为教师成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二次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教师展示个人能力的窗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中应如何做好学情分析呢?
一、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 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面对信息科技时代的备课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我们针对备课设计来开展研究,重视学情分析,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益。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备课“备学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备课之前,要根据三维目标,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怎样?相关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 相关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得怎样? 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这时教师就要从两方面来实施。
1. 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利用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切必然会导致解决问题时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策略。然而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越轨”、“出轨”而引发“意外”,使得他们措手不及,难以下台,于是就有意或无意地以成人的思维标准引导学生,制约学生。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看惯了阅兵式般整齐雄壮、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的人群,就容不得眼前奇装异服、不同呼声的人。为了能保证课堂上即使学生“越轨”但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下足工夫了。比如,某老师在设计《桃花源记》这节语文课时,就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朗读时让平时班里朗读好的学生领读,让爱画画的同学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黑板上画出桃花源的美丽仙境,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了成就感。
2、设定多维目标,在不同层次上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 。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做到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既要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求学生达到某一层次的目标后,还要向高层次的目标冲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使目标起到分层激励的作用,让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设立各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对于一个优秀生要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设立新的目标;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对学困生只限于对诗句的初步理解,能背诵默写就算“达标”;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达到以上要求外,还应该激发他们对诗句进行鉴赏。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学习,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
二、学情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了解学生的潜意识,教师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
 如果出现问题时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来解决难点?
 教师要在做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思考:讲什么? 怎样讲? 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人胜。
一次,一位老师在上《戏曲大舞台》这堂综合实践课时,课本中涉及到全国许多地方的剧种,她考虑到学生对于中国戏曲的情况了解不是很清楚,于是她收集了一些记录中国戏曲的视频资料,学生看了戏曲的视频资料后,对中国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的进展非常顺利,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高,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更需要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应通过各渠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既表现在智商上,又表现在情商上。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迟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利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谈谈如何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