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正文

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684

概要:【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课改中语文教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落实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兴趣;重视实践;鼓励想象、创新;树立“大语文”观念。从理论上论述并结合教学实践阐明。【关键词】:提高;语文素养;课改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浩浩春风给新世纪教改带来了勃勃生机,促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语文素养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一、落实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受年龄、心理、经历的限制,自主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育者多加引导、指导和督促,需要语文教师多做细致的工作。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1]凡是好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一定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督促、指导学生:“字要规

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课改中语文教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落实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兴趣;重视实践;鼓励想象、创新;树立“大语文”观念。从理论上论述并结合教学实践阐明。
【关键词】:提高;语文素养;课改
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浩浩春风给新世纪教改带来了勃勃生机,促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语文素养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落实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受年龄、心理、经历的限制,自主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育者多加引导、指导和督促,需要语文教师多做细致的工作。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1]凡是好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一定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督促、指导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标准;对教师来说,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常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上课,及时检查预习作业,使用预习的材料。课后,及时处理相关的作业。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三个紧密相关的环节,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才能稳步提高。二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课本,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略读、精读,如何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处理信息等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经常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交流和总结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效果最佳,效率最高。
同时,教师应大力倡导,努力寻求老师间、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与探究,比如教《犟龟》一文,老师指导几位同学合作排练演犟龟在路上遇到蜘蛛、壁虎、乌鸦等动物劝阻的情景。这样,师生在交流合作中达成共识,在思索探求中增长智慧,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梁启超说:“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2]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如教《春》可播放配乐朗诵或美妙的春天景象。让学生陶醉于盎然的春天气息中。讲林莉的《小巷深处》可让学生听优美深情的歌曲《妈妈的吻》。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播放激昂慷慨的《好汉歌》以及《水浒传》的电影片段,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2、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基础阶段的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比如,字、词积累,教师可结合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激发兴趣。又如,朗读背诵,体悟情感,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可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了。
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3]如果说读书偏重于知识,那么使用则偏重于实践和训练。读了书不进行训练,不能运用于实践,即使读的书再多,也无异于“两脚书橱”,对他人及社会都是毫无裨益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为例,老师讲了写作要求:题目要新颖、选材要精当、结构要巧妙,语言要力求简明、朴质、生动,要有真情实感等,学生只记住了这些难道能妙笔生花吗?语文素养的提高绝不能离开训练!打拳的人须“拳不离手”,唱戏的人须“曲不离口”;一个只会背诵游泳动作的步骤和呼吸要领的人,若未经水中的反复训练就贸然跳进江河湖海,那是注定要被淹死的。
课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针对初中生好动,好表现自我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表演。如《空城记》、《孔乙已》等课文,可让学生课前排练准备,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合作参与演课本剧。有时也可以表演局部或个别特定的动作,如《背影》中年老、肥胖、穿大马褂的父亲,买橘子过月台的艰难场面。《我的老师》中蔡老师“假打真爱”的情景,通过实践体验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加深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锻炼了同学的表演、创造才能,增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课内,应努力开拓课外活动范围。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进行参观采访,举行辩论赛,实地考察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通过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实践能力增强了。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沃土——谈职业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