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作文指导——妙用修辞使考场作文更精彩(苏教版九年级)» 正文

作文指导——妙用修辞使考场作文更精彩(苏教版九年级)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676

概要: 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 刘红春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应该具备思想美、情感美、构思美、语言美等特点。考场作文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高的分值,这几方面均不可忽视。下面就怎样使文章的语言更有文采,介绍几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一、排比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哪种文体,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均可以增加文章的语言气势,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振奋。如:(1)当东坡居士在波涛翻涌的赤壁下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认为这是激动人心的壮美风景。当易安居士在落红之下低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棂湿绫绡。”我们认为这是宁静淡泊的风景。当青莲居士在月明星稀时,对长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认为这是无奈悠远的风景。(2006年富阳一考生《心景和谐》)(2)回首,感叹历史长河;远眺,望见未来之河川。未来不是梦,因为奔动的流水会带我寻找无边的大海;未来不是梦,因为奔腾的流水会赋予我不竭的追梦动力;未来不是梦,因为永远的流水会为我冲击每一片广阔的天地!

作文指导——妙用修辞使考场作文更精彩(苏教版九年级),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江苏省兴化市戴泽初  刘红春
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应该具备思想美、情感美、构思美、语言美等特点。考场作文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高的分值,这几方面均不可忽视。下面就怎样使文章的语言更有文采,介绍几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
一、排比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无论哪种文体,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均可以增加文章的语言气势,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振奋。如:
(1)当东坡居士在波涛翻涌的赤壁下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认为这是激动人心的壮美风景。当易安居士在落红之下低吟浅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棂湿绫绡。”我们认为这是宁静淡泊的风景。当青莲居士在月明星稀时,对长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认为这是无奈悠远的风景。
(2006年富阳一考生《心景和谐》)
(2)回首,感叹历史长河;远眺,望见未来之河川。未来不是梦,因为奔动的流水会带我寻找无边的大海;未来不是梦,因为奔腾的流水会赋予我不竭的追梦动力;未来不是梦,因为永远的流水会为我冲击每一片广阔的天地!
                                 (2007年厦门一考生《岸•流水•奔放》)
以上两段文字,第(1)段为文章开头语,三句话构成排比,于自然风景之外,向我们构筑了一道高远的人文景观,此间我们看到了在传统文化熏陶下雅士的豪放潇洒、宁静淡泊和独立高格;也欣赏了底蕴深厚的东方古国的普通一民那尊重艺术的情怀与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文情并茂,入题也很快,既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又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令读者顿生好感。第(2)段文字为文章结束语,,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点明题旨,别有一番韵味,让读者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与内涵,催人奋进。
二、精彩的比喻句能为全文增色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增添情趣,增加文采。如: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是妇孺皆知的人生哲言。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懂得它的含义。人生就像一段艰苦漫长的马拉松赛程,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出色的人生设计,是很难跑完全程的。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不断地完善自己,才有可能最终摘取人生的桂冠。 
                          (2007年安徽太和考生《细微处的智慧密码》)
(4)语文,好比一缕轻风,骀荡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
语文,好比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
语文,好比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
语文,轻轻从我身边走过,飘飘然……
(2006年江苏考生《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这两段文字都采用了富有魅力的比喻句,来展示文章内涵。第(3)段用在文章开头,运用比喻手法把人生比作一段马拉松赛程,说明了“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开宗明义。第(4)段用在文章结尾,用形象的比喻句将语文走向了生活,幻化出生活中语文的哲理诗篇,给人以画面之美、韵律之美、诗意之美。
三、借用名句使文章文采飞扬
诗词名句、名人名言、成语格言、歌词俗语等均具有表达凝练、含义深刻、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合理运用,能使文章含义深刻,精致典雅。借用名句,以下三种情况比较常见。
1、用在开头,如:
(5)“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如是说。 
                                              ——题记
                            (2007年富阳市考生《愿做罗布泊的胡杨》)
用包含哲理的名言开头,不仅简洁地点明了题意,为全文打下了总纲,而且打开了思路,引出下文对胡杨刚劲苍凉的阳刚之美的赞颂。
2、用在中间,如
(6)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2006年河南省一考生《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文章在提出论点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说理论证,然后归结出“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的论点。文章语言颇具文采,说服有力。
3、用在结尾,如:
(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我们生命的起点是父母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我们的父母。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最伟大的人。
                                      (2007年重庆考生《珍爱生命》)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成语“不孚众望”已经不孚众望了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