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正文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114

概要: 重庆市江北中学 冉斌教学目标:1、把握散文的线索及本文的结构特点。2、理解泪珠和珍珠的关系,领悟散文思乡怀人的主旨。3、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清丽里所流露出来的细腻、真率的情感。4、借助作者的情怀,感悟人生的艰涩和高尚,认知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生境界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1、把握散文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思乡怀人的主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曾有过流泪的经历,有的甚至对写愁与泪的诗句情有独钟,其实,我们有多少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家处在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之时,对世事又能有多少深切的感悟呢? 然而文人骚客们却不止于此,他们不仅给泪水冠之以“珍珠泪”、“相思泪”的美名,还透过晶莹的泪水悟到了人间的真情,甚至探寻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这是她七十多岁时候的作品,可以说凝聚了老人一生的人生感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配以背景音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重庆市江北中学   冉斌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的线索及本文的结构特点。
2、理解泪珠和珍珠的关系,领悟散文思乡怀人的主旨。
3、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清丽里所流露出来的细腻、真率的情感。
4、借助作者的情怀,感悟人生的艰涩和高尚,认知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生境界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把握散文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思乡怀人的主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曾有过流泪的经历,有的甚至对写愁与泪的诗句情有独钟,其实,我们有多少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家处在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之时,对世事又能有多少深切的感悟呢?
    然而文人骚客们却不止于此,他们不仅给泪水冠之以“珍珠泪”、“相思泪”的美名,还透过晶莹的泪水悟到了人间的真情,甚至探寻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这是她七十多岁时候的作品,可以说凝聚了老人一生的人生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配以背景音乐,快速阅读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思考:为什么叫泪珠与珍珠?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文章里说:天使的眼泪掉下来落在牡蛎的壳中,变成了珍珠,所以泪珠和珍珠是有联系的。泪珠是在人们饱受艰难困苦之后流下来的,珍珠则是牡蛎遇到沙子之后,形成的。
两个都晶莹透明。)
教师可总结:泪珠和珍珠都是无暇的,如果根据生活的经验来看,我们在饱受磨难,痛苦之后流下泪,而珍珠往往是在受到痛苦之后结成的。
再提问:作者没有把眼泪比喻成一般的水,而是比喻成珍珠,至少可以看出作者觉得泪珠怎么样?(珍贵)
三、指导阅读,分析品味。
1、再读课文,思考:①作者写泪珠,到底写了哪几类,大家互相讨论一下。把它找出来。
小结:第一孩子和少女的泪;第二是骨肉分离之泪,作者是台湾的女作家,描写海峡两岸的亲人多年分散后团聚,流下的就是骨肉分离的泪珠;第三种则是亲子泪,对孩子的顽劣,淘气,如沙子在母亲的心里洒下,而流下眼泪;第四种,奋斗泪,是人生在面临挫折、失败或者成功时候的眼泪;第五种则是作者通过一个画家画的流泪的观音,表现的慈悲的泪;最后是描写信徒流下的感恩泪;其实还有外子的人造的泪,这泪实际上是外子经历人生磨难之后,已经无泪的一种表现。
②“孩子和少女的泪”是在读诗文时的感受。最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找些忧愁眼泪一类的句子,这倒有些象辛弃疾的词里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作愁。那么你们觉得少女的这种泪算不算珍珠呢?(我们流泪的时候是假流还是真流呢?)
我觉得这时流的泪也是珍珠,因为这同样有一颗真诚的心在里面搏动,仍然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表露啊!他们流泪的时候,同样有生命的感悟。在流泪的时候,同样对真善美有自己的追求。
③其实在人生中还有许多泪作者并没有写出来。现在大家想一下,在咱们十六七岁的人生当中,你们经历了哪些泪?说一下你的人生体验?来一段真情告白。(如果有些沉闷,就说“看来要大家说出流泪的经验有些难为情,过去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流行野蛮女友,所以连女孩子也不好意思流泪了”来引发讨论。)
2、刚才同学们说到了大家经历过的这些泪,现在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课文中所说的这些泪,能不能换一个顺序来写?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写?你会把哪一个放在最后呢?说一说你的理由。
作者这样写在安排上和写作上,这几种泪的排列也有一个顺序,就是流泪的对象。大家想想:书中泪为谁而流的呢?比如:你看《红楼梦》而流泪,我却不会,这泪是为谁而流呢?(为自己)亲子泪和分离泪为谁?(自己的亲人)而后面的慈悲泪和感恩泪则是(为人类而流)。文章开始的泪为自己而流,到为自己的孩子而流,这已经是无私,伟大,纯洁的泪。再到对自己的生命、事业、追求。我们看到的流泪的范围是越来越宽,宽到最后是慈悲泪与感恩泪。在这里泪水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至高无上的泪水。由小我的泪到大我的泪,境界由低到高。
3、刚才咱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去体会了如此多的泪珠,或者说珍珠,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些泪珠都是珍珠的话,作者是用什么将这些珍珠贯穿在一起的呢?大家看看课文,有一句话(眼泪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灵因多流泪水而愈温厚),这句话出现了几次?
三次。作者就是用这根线,将这些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一起,如同彩线串珠一样,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心灵中最美好的一面。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爱的泪珠,就是珍珠。
同样,这也是琦君70年的人生体验。她有一句话:“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该有一粒珍珠,它就是排除困难的毅力与智慧。”
“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过渡:文章除了给我们人生的启迪,赋有深刻的哲理外,是否还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知人论世:有个比喻说,琦君,有如水面的一叶飘萍,风中的一片落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移居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常年旅居海外。以一枝生花妙笔,追忆在大陆的似水年华,回忆了自己的少女时代,亲人师友,寻找那失落的根。
她把祖国比作母亲,观音的比喻说明祖国对儿女像观音一样仁爱和包容,反之,儿女对祖国也是一片赤子之心。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着海外赤子浓浓的乡情。所以小说的主题是思乡怀人。
四、小结:人总是会流泪的,大凡流泪乃是人生的各种经历所致。而人生的这种经历、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心更加温厚。这真切、纯洁的泪弥足珍贵,如珍珠一般。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所以我们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开放题,也能循“规矩”--语文阅读开放题型例谈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