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穿越时空的少女》观后感记得第一次看《穿越时空的少女》的时候,自诩一向算是冷静的我禁不住热泪盈眶。赶在人生初中最后一个暑假尚未谢幕。青春有张不老的脸 蝉鸣,树影,白云,夏天,钢琴声响,棒球手套,骑车上学时的凉风,傍晚放学后的夕阳,图书馆书架间微微的凉意,篮球场里永无休止的喧嚣。时光日复一日奔涌不止,但和平时代的青春,却似乎永远都是这副模样。因此那时候正青春的我们,也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人生永远都会这样美好,时间永远过得如此缓慢。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呃?不知道呢,没想过….谁在乎呢…..在汽水的凉意和暑气的蒸腾中酣然入睡,就像是青春和时间永不会离自己远去。年轻的女孩得到穿越时空的能力,觉得好玩,就没完没了的瞎折腾,一点破事儿不满意都要回到过去把它纠正过来,但是说是纠正,又不知道往哪里纠,什么是正,总之一来二去的非要把事情弄到自己满意了不可,为的只是和朋友做永远的“朋友”,谁也不拍拖,谁也不离开谁。“当你在使用一种能力的时候,也许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魔女阿姨说着这样的话的时候,绀野真琴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在某一个顺流逆流的时空里面,失灵的自行车刹车会带走津田功介和他刚认识的
《穿越时空的少女》观后感,标签:观后感范文,观后感作文,http://www.wenxue9.com《穿越时空的少女》观后感
记得第一次看《穿越时空的少女》的时候,自诩一向算是冷静的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赶在人生初中最后一个暑假尚未谢幕。青春有张不老的脸 蝉鸣,树影,白云,夏天,钢琴声响,棒球手套,骑车上学时的凉风,傍晚放学后的夕阳,图书馆书架间微微的凉意,篮球场里永无休止的喧嚣。时光日复一日奔涌不止,但和平时代的青春,却似乎永远都是这副模样。因此那时候正青春的我们,也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人生永远都会这样美好,时间永远过得如此缓慢。
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呃?不知道呢,没想过….谁在乎呢…..
在汽水的凉意和暑气的蒸腾中酣然入睡,就像是青春和时间永不会离自己远去。年轻的女孩得到穿越时空的能力,觉得好玩,就没完没了的瞎折腾,一点破事儿不满意都要回到过去把它纠正过来,但是说是纠正,又不知道往哪里纠,什么是正,总之一来二去的非要把事情弄到自己满意了不可,为的只是和朋友做永远的“朋友”,谁也不拍拖,谁也不离开谁。“当你在使用一种能力的时候,也许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魔女阿姨说着这样的话的时候,绀野真琴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在某一个顺流逆流的时空里面,失灵的自行车刹车会带走津田功介和他刚认识的女朋友的生命,而那也许还不是所有遗憾的全部。就这样任性终于铸成大错。当真琴看着自己以为会是一生的好朋友的男孩在自己面前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而因为自己为了和他永远做“朋友”连表白的话都没有给他说出的机会。
“我是笨蛋,为什么总是不肯听别人说完重要的话。”哭得撕心裂肺的真琴在后悔在遗憾,我们在人生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总以为事情会永远这样,那个人会永远在那里等你,因为自己不想知道,就不要去知道。于是这世间多了许多叫做“遗憾” 的东西。
当她知道还有最后一次可以将男孩救回来的机会时,她像阿甘一样全力奔跑,像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的亨利一样乘着光线和读秒行走,最后一次机会,倾尽全身心去努力,即使最后换来的结局,依然是不变的分离。
《穿越时空的少女》像一卷青春的写意画,在平实中缓缓铺开,没有精美的画工,只是朴素的白描不着水彩,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它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的平凡和真实,就像是看着曾经的自己或是梦中的自己。
在网上看过这样的评论:所有的文字,布景和音乐,仿佛带着混合的花香,渐渐铺散开来,渗入心灵深处,涂写出炫色的青春,展示着那段年华特有的热情与羞怯,欢乐与伤悲。在充满少女情怀的前调后,具有哲理的主基调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强势,像具有冲击力的木香一般,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的纯碎和深远,你可以回到过去,却不一定能改变未来,一次一次向天空用力奔跑,却在最需要的时候措手不及,瞬间停滞不前的时间挽救几乎所有年少者都会犯的错误,在恩赐的背后却是永远的失去,就像浓郁的檀香,带有神圣的意义,又让人觉得厌恶,它蛮横的占有了所有的感官,像是逃不开的宿命。后调如水,在一切散去,当观者连主观上都已经开始松手放弃,它才开始慢慢登场,挽回似的萦绕四周,把你从激烈的感情中拯救出来,淡泊的揭示所有,将温情和感动融进你的血液,留下最后的意味……
这或许是对《穿越时空的少女》最好得到诠释。
写观后感注意事项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