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材精解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材介绍» 正文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材介绍

[03-22 22:31:5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材精解   阅读:8406

概要:·对初次接触的家用电器具有好奇心。·在生活和实验中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过:能否认真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知:能否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的角度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技:能否独立使用试电笔。情:观察电路、用电器等是否有兴趣。www.wenxue9.com “电路”的教学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玩具中都有。对成年人来说,连接小灯泡跟连接小电机、音乐门铃好像是一回事,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尝试。学生在完成三次以上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几次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小电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合上开关,小灯泡就会发光;小电机就会转动;音乐门铃就会发出音乐声……。学生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闭合性,从而总结出组成电路的四大要素:电源、用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材介绍,标签:初中物理教材,初中物理总复习,http://www.wenxue9.com
  ·对初次接触的家用电器具有好奇心。
  ·在生活和实验中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过:能否认真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
  知:能否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的角度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技:能否独立使用试电笔。
  情:观察电路、用电器等是否有兴趣。
www.wenxue9.com
  “电路”的教学
  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玩具中都有。对成年人来说,连接小灯泡跟连接小电机、音乐门铃好像是一回事,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尝试。学生在完成三次以上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几次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小电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合上开关,小灯泡就会发光;小电机就会转动;音乐门铃就会发出音乐声……。学生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教师在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的闭合性,从而总结出组成电路的四大要素: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为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闭合性,建议在“电路”的教学中补充以下两个内容:
  (1)介绍小灯泡内部结构,明示小灯泡在电路中电流的路径。
  (2)将金属实物连接在回路中进行观察。其中实物可扩展到如金属板、铁桌子、水龙头……从而消除学生“导电的路径一定要用导线连接,电流是沿着线状物导通”的片面认识。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也可得到一定的拓展。
  让学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电路图便是其中的一例。这是研究具体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不要急于一次到位。
  “电源和用电器”的教学
  “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引导学生从能量相互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如,用电器小灯泡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小电机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音乐门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
  演示
  用1节干电池、小电机、开关和导线组成电路。观察小电机的转速随着时间逐渐变慢。这可以说明电池中的电能减少了,而这部分电能正是提供给了小电机来维持它的转动。
  由于学生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还很粗浅,教学中可以通过类比、演示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感悟“消耗”和“转化”。
  “电流”的教学
  新教材没有选取静电部分的内容,没有讲电荷量的概念,也没有用与水流对比的方法了解电流是由电荷的移动形成的问题。因此“电流”的引入与讲解有所变化。与现行教材相比,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教学要求有所降低。课本直接给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够导电;食盐水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也是导体。”它是直接给出了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关于电流的方向,新教材的处理回避了现行教材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电流”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实际运动方式跟我们头脑中“定向运动”这种经典模式其实也是相差很远的。这里只要求学生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
  电流是摸不着,看不着的,电流的强弱只有间接地通过电流效应的大小来判断。课本是通过“流过手电筒的电流和流过汽车灯的电流,强弱是不一样的”来引出电流的强弱。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后还会遇到。在教学中可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
  演示
  观察1节电池和1个小灯泡,2节电池和同样1个小灯泡连接的电路,这两种情况下小灯泡的发光亮度一样吗?如果用3节电池又会怎样呢?
  小灯泡亮表示通过的电流大。用3节电池时小灯泡灯丝会被烧断,不防给学生演示一下,以此加强学生对电流强弱的理解。
  “电流表”的教学
  教材的重点在于课本图5.3-1所示的学生常用的一种电流表的几个特点和使用的规则。各校所用的学生实验电流表可能规格不太一样,这段教学应该结合本校实际,不一定用同课本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不过必须强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其中的道理有待后续知识的学习才能理解。
  规则1: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号,最大测量值)
  规则2: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www.wenxue9.com
  规则3: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学会读出电流表的测量值,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结合实物讲清读数的基本方法,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训练。一是要看清选用了哪个量程,从而知道满偏度所表示的电流值;二是要看清每个大格分成了几个小格,以及它们各表示的电流值;最后是要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读数时不可估读。
  “串联和并联”的教学
  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控制一个用电器的简单电路。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学会控制两个用电器的问题是很有趣的,这会给学生留有较宽松的空间,学生动手操作前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经过讨论,确认可行之后再连接电路。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需指出电路中用电器连接的特点。即,“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就是串联;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就是并联”。
  实验
  先用1节干电池、让3个2.5V的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再用1节干电池让3个2.5V的小灯泡组成并联电路。观察对比两个电路中3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教材精解初中物理教材,初中物理总复习物理教学 - 初中物理 - 教材精解


上一篇: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教材介绍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