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九年级下同步辅导血浓于水的思乡曲——余光中《乡愁》诗鉴» 正文

血浓于水的思乡曲——余光中《乡愁》诗鉴

[01-18 00:09:19]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   阅读:8481

概要:【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别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欣赏虽然离不开作品的阅读,但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过程。人们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个体所受到的熏陶、感染和所获得的美感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等有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活动式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阅读欣赏活动”是一种学生自主欣赏、自我提高的语文活动,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本活动力图从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形式入手,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1、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阅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以及有关以乡愁为主题的台湾文学作品来扩大视野,互为参照。 2、搜索古代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数首,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3、适时安排扩展阅读

血浓于水的思乡曲——余光中《乡愁》诗鉴,标签:九年级下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活动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别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欣赏虽然离不开作品的阅读,但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过程。人们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个体所受到的熏陶、感染和所获得的美感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等有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活动式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阅读欣赏活动”是一种学生自主欣赏、自我提高的语文活动,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本活动力图从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形式入手,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1、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阅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以及有关以乡愁为主题的台湾文学作品来扩大视野,互为参照。

2、搜索古代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数首,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3、适时安排扩展阅读。阅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体味起用语的典雅质朴。

4、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演读。

5、试以“乡愁是……”为参照进行仿句练习。

【活动导引】

1、 情境创设:

同学们,在台湾文学作品中,思乡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结束,长达50年之久;从1949年一直到现在,又是半个世纪多,一湾天然的海峡,一道人为的鸿沟,锁住了回归的脚步,却锁不住思归的心。台湾思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多出自大陆去台人员之手,这些人在台湾尽管多数已有较稳定的生活,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根在大陆,在台不过是“过客”,这种过客心态,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而海峡两岸的阻隔状态,更使他们觉得“叶落归根”似乎是个遥远的梦。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在临终遗诗中写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望。/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泣血的悲歌、含泪的呼唤,集中表达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悲愤出诗人”,这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抑郁难平,发而为诗,于是有了一首首发自肺腑的思乡曲。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一首。

2、 简介作者

多媒体投影: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 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年”。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活动过程】

一、 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乡愁》是余光中乡情诗的代表作品,我们欣赏它,首先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 听配乐录音(多媒体画面展示),启发学生:朗读这首诗是在感情上、语速、语调该如何把握

2、 学生自由朗读

3、 男女小组试读。

4、 挑选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个别演读,并结合画面给配乐。

二、披文入情,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大家读得比开始进步多了,但似乎还不尽如人意,是不是还有什么细腻、真挚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言语中,没被我深深理解呢?让我们披文如情,感受诗歌的情感的美。

问题导引:

①这四节诗,每一节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诗中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什么物象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③这些物象含蓄到表达了什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借指什么?

④诗节能调换吗?为什么?

以上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三、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同学们,一首好诗,它的语言往往能诱发人多面的联想,因此一个理想的诗歌读者也要善于从诗歌中获取诗人寄寓的情感,并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准确地填补诗人语言留下的空白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能否运用想象在大脑中绘制一幅诗歌所描绘的人物、图景、场面、事件呢?

老师范读诗歌,并出示四幅与诗歌意境非常吻合的空镜头的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用语言进行描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回答。

四、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一起来回味品读诗歌的语言美。《乡愁》一诗语言的质朴之美在于如同口语,富于生活气息;典雅之美又在于精丽,富有独特的韵味,是经过锤炼加工的。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

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活动迁移】

1、叠词美的欣赏迁移。因为余光中是个诗人,也是个散文家,他的散文也非常注重音乐美,我就用他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为例作适当补充。文中的叠词的运用,不仅给人以春雨更加具体形象的感觉,更多的是赋予人音乐的感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这使学生对叠词美的感知、品味进一步得到强化。

[1] [2]  下一页


Tag:九年级下同步辅导九年级下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


上一篇:《乡愁四韵》四析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