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词鉴赏» 正文

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词鉴赏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诗词教学   阅读:8372

概要:《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赏析七千里外二毛人①,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②,地名惶恐泣孤臣③。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注释①二毛人,老人。 ②喜欢,苏轼自注:蜀道中有错喜欢铺。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 ③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④石鳞,像鱼鳞一样的石头。⑤知津,原意为讥讽孔子四处奔波。作品简析年近花甲的正直诗人,再次受到朝中昏君和奸佞更疯狂的打击和迫害,“夕贬潮阳路八千”,被“安置”到了荒远的岭南。路经惶恐滩时,写下这首对奸佞们表示蔑视的诗。首联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这一名对大概是受苏轼这联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而两人的心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苏轼绝没有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那么凄惨,毕竟还有家乡的“远梦”,这喜欢虽是淡淡的,却可抵销一些孤臣的惶恐。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许多机趣,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

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词鉴赏,标签:诗词教学大全,http://www.wenxue9.com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赏析

七千里外二毛人①,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②,地名惶恐泣孤臣③。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释

  ①二毛人,老人。 ②喜欢,苏轼自注:蜀道中有错喜欢铺。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

        ③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④石鳞,像鱼鳞一样的石头。⑤知津,原意为讥讽孔子四处奔波。

作品简析

年近花甲的正直诗人,再次受到朝中昏君和奸佞更疯狂的打击和迫害,“夕贬潮阳路八千”,被“安置”到了荒远的岭南。路经惶恐滩时,写下这首对奸佞们表示蔑视的诗。

首联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这一名对大概是受苏轼这联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而两人的心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苏轼绝没有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那么凄惨,毕竟还有家乡的“远梦”,这喜欢虽是淡淡的,却可抵销一些孤臣的惶恐。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许多机趣,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令读者产生无穷的兴味。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浮上诗人的脑海,虽然此时他没有李白那么充满信心,却也不乏坦然自适,不乏达观豪放。

所以,诗人没有愁眉苦脸,却有诙谐和幽默,说自己可以为官家当“水手”,这官船要走的路早以娴熟在心,还要向谁去问津。蔑视与嘲笑到此融为一炉,真是嬉怒笑骂皆成诗。倘若苏轼能过像宋仁宗所希望的那样,早早就成为水手长──宰相,恐怕宋徽宗、宋钦宗也不至“坐井观天”于异域他乡。

赏析: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二毛人,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苏轼写这首诗时五十九岁。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苏轼在诗中自己注明:“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大散关在现在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惶恐滩,赣江从江西万安到赣州,有十八个险滩,黄公滩最危险,也称惶恐滩。第二联,苏轼用错喜欢铺、惶恐滩地名,组成工巧的对仗,又语意双关,写自己四十年前和现在的情况。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第三联两句所写不只是行船的情境描写,又有象征的暗示,轻快旋律,恰好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在途中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因为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苏轼反用《论语》的典故,充满自信地说:“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

  苏轼的七言律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前四句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接下来的四句描写行船的情境,格调也有凄苦转为豪放,沉重转为轻快。因为,苏轼是一个性格坚韧、胸襟开阔的诗人和哲人,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



Tag: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上一篇:《鲁山山行》赏析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