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李文庆» 正文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李文庆

[01-19 00:52:0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诗词教学   阅读:8870

概要: 百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全词只在首句用实笔,其余全用虚笔。构思之新颖奇异,实属罕见。又如,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是大家所熟悉的名篇,此词只首句是实写,其余全用虚景,结合吴刚的神话故事,以虚景引发虚境,表达出诗人对两位英烈无限崇敬的心情,充满激情地赞扬两位英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又如,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首以虚写为主,以实补虚,营构出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亦实亦虚,虚虚实实。诗中所用意象看似实景,又似虚景。如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烟雾迷蒙、繁华似锦的三月扬州是诗人想象中的迷人景色。又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词的上片:“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明写湖上盛开的荷花,是实景;却又似用荷花的轻盈柔美的姿态,暗喻弹筝女子,是实中有虚,亦实亦虚。“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同样是虚虚实实,虚实难分。无象为象,以实含虚,留下空白,以虚补实。中国古代的画家们深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李文庆,标签:诗词教学大全,http://www.wenxue9.com
   百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全词只在首句用实笔,其余全用虚笔。构思之新颖奇异,实属罕见。又如,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是大家所熟悉的名篇,此词只首句是实写,其余全用虚景,结合吴刚的神话故事,以虚景引发虚境,表达出诗人对两位英烈无限崇敬的心情,充满激情地赞扬两位英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又如,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首以虚写为主,以实补虚,营构出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亦实亦虚,虚虚实实。诗中所用意象看似实景,又似虚景。如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烟雾迷蒙、繁华似锦的三月扬州是诗人想象中的迷人景色。又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词的上片:“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明写湖上盛开的荷花,是实景;却又似用荷花的轻盈柔美的姿态,暗喻弹筝女子,是实中有虚,亦实亦虚。“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同样是虚虚实实,虚实难分。

无象为象,以实含虚,留下空白,以虚补实。中国古代的画家们深谙此道。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王夫之在《诗绎》中对此也有论述:“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无象为象,无景为景。诗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却有相通之处。王夫之所举唐代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之一诗中,抓住人生片段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只写了诗中女主角的只言片语。表面看纯用实笔,实际上就像一幅画一样,画面上留下一大片空白,以不写写之,不言言之。试比较唐代贾岛的《访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只写实景,隐去了虚景,虚景变成了虚空、空白,就像一幅画中以虚空衬托、补充实景,却发人想象,形成深邃的意境。全诗并未直接写深山景色,也未描写隐者的形象;人们读了此诗,却在眼前浮现出一幅云烟杳渺、幽静深远的水墨山水画。画中似有一位风神清朗的隐士仿佛正从白云深处采药而归。诗中所写的情景成了最能生发的“富于包孕的片刻”。此诗妙处,正如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所说:“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诗中意象组合后所留下的空白、虚空,犹如书画中的飞白、音乐中的休止、戏剧中的潜台词、电影中的空镜头,为人们留下广阔深远的想象空间。虚实相生在这里达到了老子所说“有无相生”的极高境界。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很赞赏唐代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诗中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并且与唐代韦应物的“窗里人将老,门前树亦秋”、白居易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作了比较,认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其实三诗之妙,就在于以实含虚,以实景引发虚景,语断而意连,象显而意隐,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诗中留下的空白,由读者在想象中补充、拓展。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中为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妙就妙在这两句诗只写了有特征性的六种景物,只写实象,却留下一片空白,以实象实景诱发读者想象,引发一幅商山早行图,使人想到远离家乡的游子的艰难和心情的凄苦。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领悟到这种只写实象,省略、隐去虚象,无象为象,以实隐虚,留下空白,以虚补实,语不接而意接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词意境营构中的奇特作用,发挥奇思妙想,精心加以运用,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例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旅夜书怀》中的“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诗中的“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新诗中也得到了创造性的广泛运用。如臧克家的《三代》,余光中的《乡愁》等等。不少诗论家把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比作电影蒙太奇的技法,并加以研究提倡。正如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所说的那样,两个蒙太奇的对列,不是一加一的二数之和,而更像是二数之积。英国美学家休姆也说过:“两个视觉意象形成一个视觉和弦。它们联合起来暗示一个不同于两者的新的意象。”把电影蒙太奇技法用于诗词创作,是诗词意境营构中虚实相生艺术的极致。

清代工画善诗的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只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无穷。”描绘形形色色、变化无穷、虚实相生的画内之象完全是为了引发“生发无穷”的画外之境;同样,描写诗中虚实相生的“实境”,完全是为了诱发读者的想象,引发实境之外“生发无穷”的虚境,从而形成一首诗的整个浑融一体的独特意境,并以此蕴含诗人的特定情思。在新时代的今天,有志于繁荣中华诗词的诗人词家,想必会矢志以求,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理论,指导诗词创作,写出更多更好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意新境美语工的精品力作。



上一页  [1] [2] [3] 


Tag: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值得一生去品味)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李文庆》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