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课题研究步骤安排1.准备阶段((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l)收集近期有关理论资料。学习有关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课题组组织学习了《写作学新稿》,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调查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已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运用。我校邀请了市教科所领导到校作“课题研究”和怎样撰写教研论文的专题报告,研究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邀请了著名作家陈武为学生作了关于文学创作的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认识。(2)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3) 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分析实验班级情况,制定实施计划,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与方法。2.实施阶段(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l)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的研究过程和内容,籍以推动学校作文教学研究的开展。(2)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每学期,课题组老师每人要就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作一到两次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全校性的研讨活动,使
“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结题报告,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一)课题研究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
(l)收集近期有关理论资料。学习有关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课题组组织学习了《写作学新稿》,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调查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已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运用。我校邀请了市教科所领导到校作“课题研究”和怎样撰写教研论文的专题报告,研究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邀请了著名作家陈武为学生作了关于文学创作的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2)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
(3) 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分析实验班级情况,制定实施计划,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与方法。
2.实施阶段(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
(l)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的研究过程和内容,籍以推动学校作文教学研究的开展。
(2)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每学期,课题组老师每人要就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作一到两次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全校性的研讨活动,使科研成果向全校推广。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课外练笔的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
(3)各参加实验老师把试验过程有关情况(包括体会、试验对象的转变情况,实验数据的整理、对比,教案、教学片断,个案研究等)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组,以积累材料。
(4)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必须总结好研究成果,不定期向有关报刊投稿,或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论文评比,争取获得更多奖项。同时不定期向有关报刊投寄学生的课外练笔优秀作品,以期发表,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以期获奖。
(5) 课题组每学期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评价,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作出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04 年1月—6月)
课题组成员总结,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
发挥广大师生潜能和教育资源优势,课题组成员对子课题研究的所有相关材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写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文章。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同时编定课外练笔佳作集。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学生自由写作实践特点的研究
A写作题材
B思想内容
C情感状态
D联想想象
E写作语言
(2)中学生自由写作心理特点的研究
高中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观,并且具有独立作出判断的能力。面对强制性的非人性化的作文训练,他们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所以他们常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练笔)中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既然他们在自己的领地能够纵笔驰骋,那至少说明他们在进行自由写作实践时是处于兴奋的心理状态。所以要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就必须了解他们在写作时(尤其是自由写作)时的心理特点,以便对症下药。
(3)指导课外练笔的理论的研究
1、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由写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使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提高。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提倡使用的发现学习法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和信息的加工、贮存、提取,也为自由写作实践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论以及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4.根据李镇西先生曾提出“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原则,我们提出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的观点。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5、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据此我们引导学生对生活或浓缩,或概括,或变形,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砂里看世界 ”,据此引导学生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探索大千奥秘,感悟人生哲理。
6、“我思故我在,我手写我口”“言为心声”,引导学生用“新表达”来表现“新思维,真体验”。
(4)对课外练笔具体操作模式的研究
A写作内容的研究
B写作形式的研究
C练笔批改的研究
D信息反馈的研究
(5)课外练笔的教育功能研究
A课外练笔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B课外练笔中哲学渗透的研究
C课外练笔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 初步探讨了中学生自由写作实践特点及心理特点
(1) 中学生自由写作实践特点
A写作题材开放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法国作家雨果语)学生心灵之门一旦打开,就可融古今于一瞬,汇天地于方寸,仰望茫茫宇宙,俯视花鸟虫鱼,观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察人情世故,众生态相。学生自由写作时,饱经蹂躏的心灵就获得了解放,久经压抑的思想也获得了自由,从狭窄不堪的作文小胡同走向了广阔无垠的作文大天地。青春不设防,精神无枷锁,他们用自己的天地中抒写喜怒哀乐,宣泄率真,激情拥抱生活,挥洒感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正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B思想真实深刻
在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中,学生却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自出机杼,独抒新见,从而保持独立人格与自主意识。他们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臧否人物,,议论时政;或歌颂真善美,锦上添花,或抨击假丑恶,革故鼎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作文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