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考场作文语言出彩(人教版九年级)» 正文

考场作文语言出彩(人教版九年级)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103

概要: 考场作文语言出彩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所以考场作文语言也要有文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高分。一、 俗语的引用。俗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流传着的定形的话语,它具有普遍流行又简练形象,使用它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既简洁形象又生动活泼。如:……一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初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头的豆瓜,—任它们长着。日子照过。……——(2005年山东淄博中考满

考场作文语言出彩(人教版九年级),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考场作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所以考场作文语言也要有文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高分。

一、  俗语的引用。
俗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流传着的定形的话语,它具有普遍流行又简练形象,使用它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既简洁形象又生动活泼。如:
……
一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初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头的豆瓜,—任它们长着。
日子照过。
……
——(2005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邻居》)

这里的“爬格子”是指从事写作的俗语,“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多么简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刘家的冷清,没有宾朋来客,也不热闹。读了这些熟悉的俗语,就如同在他乡遇见了老朋友,阅卷老师肯定会眼睛一亮,判给高分。再则引用这样的俗语,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应给高分。引用了俗语的文章,读起来还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二、 修辞的运用。
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妙的境界。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反映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如:
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获得和索取——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小小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温暖,渡过难关。感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心田里发芽。在心的指引下,我们感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图报,也许在心灵接受到爱的讯息时只产生谢意,那么,何不把它化为行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温暖的肩膀,都行。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以行动感恩,青史留美名。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帮助。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惟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2005年武汉中考满分作文《感恩的心》)

   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使人感到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组排比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感恩的不同形式,又使语气自然流畅,很有气势。

三、         专业术语的巧用。
科学发展到现在,形成了许多专业,许多人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工作,但人又是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活,不可避免地接触、使用跨学科知识。有时候,我们把不同专业领域里的术语交叉使用,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作文也一样,使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可以增强趣味性、可读感。如:
……
镜头对准我们的社会——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人民当家作主“在”着……全都完好无损。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物质和文明两手都要硬,经济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着……祖国一片繁荣,形式一片大好。
……
——(2005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国在山河破》)
   读了这些语句,我们感到很有趣,因为它用了许多的专业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 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这些政治术语的运用,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
四、         诗词语句的化用。
古典诗文从形式上看句子简练,节奏感强,有很强的音乐性,从内容上看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在作文中运用它就像用了成语一样,不但使作文表达的意思深刻、言简意赅,还会为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使作文语言高雅而有韵味。
……
    然而,月有圆缺阴晴,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 婉转悠扬的笛声伴水飘来,圆月清风中的大地显得格外清宁冷静。“闭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大观园的两位女儿啊,虽是锦衣玉食,无奈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中秋之夜孤单的身影,更显感伤。面对万家团圆,湘云、黛玉的联诗又显得如此凄美悲凉。
    “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中秋良宵,弟兄分离,杳无音讯,唯有皓月孤影
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难成眠。罢,罢,罢!无法相见又何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在圆月之下,即使远隔千里,也算是另一种相聚吧!
一载载中秋月,记录下欢声笑语,记录下离愁别绪,而无论古月今月,人心千变,月总是月,于中秋展现完美。
中秋赏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般清宁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晶莹坦荡,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释然阴晴圆缺,笑对悲欢离合。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让智慧的火花点亮课堂——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评点型课堂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