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正文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01-19 01:54:2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239

概要: 《离骚》备课资料“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官名),诗人,由于奸臣的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改革内政和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对外主张,反而流放了他。在十五六年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写下了《离骚》、《九歌》等杰出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五月初五,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听到这一痛心的消息悲愤至极,遂怀抱石头投江,以身殉国。噩耗传来,人们立刻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吃,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划龙舟的习俗了。民俗学家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古代人送瘟神、驱恶鬼一类的宗教迷信活动。只是屈原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于是楚国人关于划龙舟、抛粽子以救屈原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离骚》备课资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到那一天,我国城乡,特别是南方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艾、挂蒲(两种野草),吃粽子,到江边湖畔看龙舟竞赛。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官名),诗人,由于奸臣的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改革内政和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对外主张,反而流放了他。在十五六年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写下了《离骚》、《九歌》等杰出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五月初五,在汨罗江畔的屈原听到这一痛心的消息悲愤至极,遂怀抱石头投江,以身殉国。噩耗传来,人们立刻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吃,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有划龙舟的习俗了。民俗学家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古代人送瘟神、驱恶鬼一类的宗教迷信活动。只是屈原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于是楚国人关于划龙舟、抛粽子以救屈原的传说,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端午节都纪念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让我们今天读一读古往今来人们非常推崇的屈原的诗歌作品《离骚》,从中深切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形象。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我们都知道端午节的风俗吧?试描述自己所知道的这一风俗习惯的情形。
  ②你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两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一直都在纪念屈原?
  ③你读过人们对《离骚》的评价吗,你是不是也想读读它,形成自己的正确见解?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l  交流作家、作品信息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代表作品,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是表现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奋斗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背景链接]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l          阅读译文
  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我怨恨你王长者呵真是荒唐,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言来说我是本来yin荡。
  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
  抛弃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我即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本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我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我不想再上前去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南西北去四处观光。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呵会向四方远飏。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摘录郭沫若先生《<离骚>译文》)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l          感知文本内容
  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这部分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原则而爱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这时他一度产生了退隐独善的闪念,要借此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表明不和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但他最终摆脱了退隐的闪念,面向现实,表明自己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底下,都决不退缩、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题独家“偏方”揭秘(人教版高三必修)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