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常识网健康保健养生保健伪气功伪在哪里» 正文

伪气功伪在哪里

[10-18 20:52:56]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养生保健   阅读:8693

概要:请看在我们调查后清华大学科研处代表清华大学发表的郑重声明:“实验既没有提出过鉴定申请,也没有组织过专家评审、测试测定,更未经过成果登记。”“这些研究与清华大学无关,也根本谈不上是一项成果。”“我校并未成立过所谓 7个系和部门的气功科研协作组,也从未批准成立过气功研究所(见1989年 4月13日《健康报》头版)。”再请看了解那些实验并曾经参加了部分实验的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赵南明教向我们披露的其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赵教授讲:“据我所知,清华气功协作组是校工会所属群众进行气功锻炼的组织,我校从未成立过跨系的气功研究组织。两年前,气功协作组组长陆祖荫教授找到我,说严新要来清华做实验,希望合作。我答应了,但提出两个条件:一、实验程序由我们设计,样品、制剂由我们准备;二、发表文章需经我们同意。严新来后,我们做了液晶相变、小牛胸腺 DNA紫外光谱吸收等几个实验……,但当时整个程序较粗糙,没有恒温控制,没有温度曲线对比,而且实验由严新一人做,仅重复三次。对于气功研究,我认为应从简到繁,先观察气对分子是否有影响,然后再到细胞、动物、人体。陆听这话后就和李升平(清华大学化学系讲师,气功协

伪气功伪在哪里,标签:养生保健知识,养生知识,养生秘诀,http://www.wenxue9.com

  请看在我们调查后清华大学科研处代表清华大学发表的郑重声明:“实验既没有提出过鉴定申请,也没有组织过专家评审、测试测定,更未经过成果登记。”“这些研究与清华大学无关,也根本谈不上是一项成果。”“我校并未成立过所谓 7个系和部门的气功科研协作组,也从未批准成立过气功研究所(见1989年 4月13日《健康报》头版)。”

  再请看了解那些实验并曾经参加了部分实验的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赵南明教向我们披露的其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赵教授讲:“据我所知,清华气功协作组是校工会所属群众进行气功锻炼的组织,我校从未成立过跨系的气功研究组织。两年前,气功协作组组长陆祖荫教授找到我,说严新要来清华做实验,希望合作。我答应了,但提出两个条件:一、实验程序由我们设计,样品、制剂由我们准备;二、发表文章需经我们同意。严新来后,我们做了液晶相变、小牛胸腺 DNA紫外光谱吸收等几个实验……,但当时整个程序较粗糙,没有恒温控制,没有温度曲线对比,而且实验由严新一人做,仅重复三次。对于气功研究,我认为应从简到繁,先观察气对分子是否有影响,然后再到细胞、动物、人体。陆听这话后就和李升平(清华大学化学系讲师,气功协作组副组长)商议做激光拉曼实验。其实陆和李过去均未研究过拉曼,他们找我的一位在职研究生一起和严新做了这个实验。据该研究生说,实验做得不够精确。按国际惯例,要达到发表学术论文水平,应进行双盲实验,对实验程序设计、重复性等也有严格要求。因此,当陆问我严新实验结果可否发表时,我说,现在作结论为时太早……。没想到在我出差的时候陆和李将三篇文章合成一篇发表,而且未经我们同意将外气在远距离( 6公里外)有作用也写入论文里。我知道后非常生气,批评了他们这种不谨慎的作法。后来,在兴城全国气功会上,陆以清华大学气功协作组的名义(这时他已离开清华)作了“小牛胸腺 DNA紫外线吸收”的报告,《光明日报》头版作了报导,而李升平因为署名问题与陆闹矛盾,李又以气功协作组组长的名义接见《中国青年报》记者,中青报头版刊登了李的文章,李还受到有关领导接见,在社会上影响较大。为此,我系早于1987年 9月就给学校党委和科研处写了报告澄清此事。但李升平并未引以为戒。此后,他还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气功研究的文章,其中,以气功外气对2000公里超距离物质作用的实验研究影响最大。至于气功外气在2000公里以外能否对分子产生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科学常识去判断。对这个实验,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两点质疑:“一、论文实验数据中温度精确到了0.01度,但在清华根本找不到一个室温能控制到这个水平的实验室。同时,实验报告中也没有给出实验误差。二、对照样品和实验样品在2000公里外相隔仅 100米,连激光也难以准确分辨。退一步讲,如果真有此重大发现,也需经其它实验重复验证(见1989年04月15日《健康报·情况反映》)。”此外,化学系主任宋心琦教授还介绍了陆祖荫等在他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中,还存在将严格规定的必须用离子水取样的要求,自作主张改为自来水取样的严重违反科研要求的情况。因为,用精密仪器检测,两管自来水之间本身就会因所含杂质量不同而有差别,他们竟能将这种差别说成是“外气”引起的。

  至此,严新等人的“外气”能改变物质分子结构的神话已昭示于天下了。这样的外气报导,难道也值得相信吗?!曾经相信、支持、传播这个报导的人们,难道不该从中悟出些更深刻的道理吗?

  诚然,17年来,所有的气功杂志几乎每期都有关于外气的惊人的实验报导,如果其中有一项符合科学规范,能经受科学的验证,也足以为我国赢得一打诺贝尔奖了。然而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一方面神奇的报导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自信地站出来,让自己的实验接受包括持不同观点人在内的科学验证。试问,这些实验结果还有可信性吗?

  科学是严肃的、老老实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气功发展将给只为捞取个人名利,将“外气”波澜掀动到今天这种地步,给气功的声誉和发展以及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极少数人记下很不光彩的一笔,并将永远地留在气功史册上。

  (三)“外气”物质基础的真伪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掀起“外气”高潮的历史,正是1979年前后,上海顾涵森首先在《自然杂志》连篇报导测出了“外气”的物质基础是“微粒流”、“红外辐射”、“电磁波”、“静电增量信号”、“低频磁信号”等等。从而,第一次使发“外气”有了“科学依据”。也正是由于顾氏根据在一些报刊中引来引去,在气功爱好者中传来传去,才使近些年来具有发“外气”能力的超人大师在全国范围内突然间一个胜似一个地不断涌现。“外气”的文章也越作越大、越写越神、越来越惊人,并且不断地影响着国外。由此可见,顾涵森是“外气”的始作俑者。所以,要辨别“外气”一说的科学性,首先对“外气”发展的根源进行审查,搞清“外气”物质基础的真伪是最重要的。

  科研方法学告诉我们,一项科研结果的正确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尤其对于重大科学发现,不仅实验者本人能重复,更需要其他科学家和实验室也能重复出来。“外气”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但是据了解,除红外辐射等个别指标外,“外气”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结果均是顾氏一人用自己改装的仪器测出来的,至今未见国内其他人重复出来。也未见顾氏这个重大发现经同行审查鉴定通过的报导。而且据了解,当时一些气功界的专家和负责人请顾氏为大家重复一下实验,顾以实验所用仪器已作它用为理由,不予重复。更有人直接写文章对顾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本来人的体温升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变化过程,然而,顾的人体红外辐射检测结果却认为其变化频率是每秒5—7次。如果人的体温变化真是这样快的话,那么身体将会感到比发恶性疟疾还要难受不知多少倍。显而易见,顾氏不懂人体生理学。真不知道其实验结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再以顾氏所测试的“外气”内容为例,无非是人人都有的人体声、光、电、热、磁等生物物理学特性。专门研究这些特性的学科叫生物物理学。如果我们不按照现代科学的叫法,非要按照我们传统气文化的理解将人体的声、光、电、热、磁称作“外气”的话,那么大量事实早已证明,这个“外气”虽可依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既使对著名的气功师进行测试,其变化量微弱,根本达不到“外气”效应的神奇程度。更有实验表明,有的从未练气功的人的“外气”检测强度,比外气师的还要高。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从生物物理学创立直到现在,那些按理最应发现“外气”的人——一辈子专门从事生物物理学研究的专家们,无人发现一个人的声、光、电、热、磁能经空间传到别人身上,起到调解别人的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而在外气师与受试者之间采取阻断暗示的措施,则“外气”形式治疗不再出现“外气”效应的事实,更可确定“外气”效应不是外气师发出的物质引起的,而是“外气”形式造成的心理暗示引起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养生保健养生保健知识,养生知识,养生秘诀健康保健 - 养生保健


上一篇:哪些病最适合练气功
《伪气功伪在哪里》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