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说明文阅读漫谈科学小品(科普)» 正文

漫谈科学小品(科普)

[01-18 16:53:0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说明文阅读   阅读:8292

概要: 一、科学小品科普创伤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 "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我国人民对自然知识的掌握曾走在世界前列.<<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已有三百来种,对它们的形态生态都已有一定的认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都很懂得运用自然现象来阐述论证自己的学说,因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其中许多用来喻事说理的小段,都编制得十分精巧,这或可视为科学小品的端倪. "五四"以来,有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篇,就是艺术性和知识性结合的科学小品.当代如秦牧的散文集子中夺许多完全可称得上典型的科学小品.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科学小

漫谈科学小品(科普),标签:说明文阅读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一、科学小品科普创伤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 "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我国人民对自然知识的掌握曾走在世界前列.<<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已有三百来种,对它们的形态生态都已有一定的认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都很懂得运用自然现象来阐述论证自己的学说,因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其中许多用来喻事说理的小段,都编制得十分精巧,这或可视为科学小品的端倪. "五四"以来,有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篇,就是艺术性和知识性结合的科学小品.当代如秦牧的散文集子中夺许多完全可称得上典型的科学小品.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科学小品有三十来篇,证古论今、振聋发馈,曾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至于象周建人 、高士其 、贾祖璋等更是意于科普的高手.他们的科学小品非但为一般读者所欢迎,连专家们读来也盎然.因为它不是 "知识的标本",而在给人以具体知识的同时,还表达了科学情趣,大自然的哲理和深情,是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完美统一.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希望科普报刊除了应用技术和生活知识这类实用性的内容之外,不要忘了能给人以科学情趣的科学小品.这对于培养人们热爱科学、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都是大有好处的.
     二、热闹曲折的电影故事是由许多镜头组成的.镜头的剪接组合就是电影语法的蒙太奇.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蒙太奇语法结构,像生态学中的生物链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特说: "科学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从生物学到人类学的链条."科学小品比之其它科普文体,更适于揭示大自然的蒙太奇.西亚、洛尔伽称赞贡戈拉能感受到: "一只蜜蜂和一座大山同样惊人······白血球在血管里进行的斗争可写成一部史诗,蔷薇花的形状和香味也能表达出空间的永恒感."阿西莫夫、卡尔·萨根他们甚至在人类思维的演进这样一个看来最为抽象的题材上,写得那么妙趣横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人的智力的纤微机巧,在给人以具体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其实,正如古今哲人早就提出的,即使是路边的一块顽石,也有自己的兴衰史;即使穷毕生的精力,也无法尽一片绿叶的全部知识.现在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日益渗透交融.例如生物和机器看来毫无联系,可是控制论从事物都有信息这一点出发,从信息与控制的共同点上把两者联系起来了.此外如系统工程、社会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等都是两大类科学结合的产物.现代科学小品的时代特点应注意捕捉事物内部联系的契机.例如,一点露珠,也可以反映出大自然的五光十色,这一圆聚形小水点的偶然出现,也报告着一系列气象 、地理 、物理 、化学 、流体力学的原因和条件.露珠和海洋,处于大和小的两个极端,然而在 "物质不灭"定律面前,它们有着平等的地位.科学小品应使人从一个海螺中,倾听到大海的呼啸.在我们的周围,世间万物,各有其用,各有其妙,各有由来.科学小品发挥自己纵横驰骋的特点,在给人以知识的同时,还应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宇宙(Cosmos)一词,本意是一个和谐而有规律的整体.开为勒发现行星三定律,他说他开始时并不是 "理解"到而是 "感受"到运动着的行星也有一种协调、节奏,与一定的和声规律一致并从日常许多物理学现象中逐渐 "领悟"到它们(行星)的韵律.相比起来,后来的求证倒倒是容易得多了.我们当然不是要求科学小品去作抽象的纯理论的叙述,而是希望通过对具体事物本身特点的介绍中,尽可能地给人以 "领悟"的余地,像个造意深远的盆景,咫尺千里、引人遐想,余味无穷.
    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从一个具体质点上,左顾右盼,旁征博引,给人以动态联系的概念,领略大自然蒙太奇的音韵,这是科学小品区别于其它科普文体的特色.
     三、想象和联想对于创伤上的重要性,在文学创作是人所公认的,但在科普创作上往往把它和胡编乱想联在一起,好像这和科学性是不能相容的.其实艺术的形象思维需要它,科学的逻辑思维也需要它.
    "科学是向末知的远征".有些课题,如生命起源前的地球早期状况、太空科学、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等,是不能全凭人们感觉到的知识去议论的.德谟克利特用思维的产物------原子,造出了 "宇宙之砖"的模型,照亮了物理学的进程.里格尔说: "是什么样的头脑研究现实,这对于经验有巨大意义.伟大的头脑能在五光十色中联想到有意义的东西."
    科学小品描述的生动性基于科学论证的雄辩性.科学小品的意蕴在于科学逻辑力量的合理的延伸.两者的结合才能使读者既获得知识,又学会思想.
所以不能要求科学小品像应用技术那样句句不讽离 "实",不能有一点 "虚";只要红花,不要绿叶;压缩饼于,不能有一点 "水分";都像商品说明书,这就取消了科学小品的特色及其功能.
     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是人类的理想之巅.使科学知识亲切可触,并从中体味到智慧的启迪和求知的愉悦,这就是意蕴.意蕴深厚了作品总能激发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读者会在字里行间或掩卷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 "我读到了许多还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这往往会成为促使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科学需要 "理解",也需 "感受",有的可以言传,有的需要意会.科学文献上记载的大多是发明家的实验经过和结果,而缺乏取得这种结果的思考方式.科学史上同一项研究课题,常有许多人同时进行,为什么有的成功了?有些失败了?这里有令人深思的学问,是开扩思路的关键.

     现代那么多的复杂困难的问题摆在人类面前,各学科日益融合,新学科不断出现,特别需要我们开阔思路,这是迈向美好未来的起点.




Tag: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说明文阅读


上一篇:一条科普创作的新路--谈谈名胜古迹题材的科普创作
《漫谈科学小品(科普)》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