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文

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224

概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 鸿雁: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贫乐》) 乌鸦:衰败凄凉 恐怖惊惶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 《隋宫》)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猿猴:哀鸣凄切 悲凉伤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登高》)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江水》)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冰雪:晶莹剔透 心志忠贞 品格高尚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宋张孝祥《念奴娇》)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 
鸿雁: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贫乐》) 
乌鸦:衰败凄凉  恐怖惊惶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 《隋宫》)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猿猴:哀鸣凄切  悲凉伤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登高》)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江水》)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冰雪:晶莹剔透 心志忠贞 品格高尚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宋张孝祥《念奴娇》)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沙鸥:清新明快  飘零伤感 
舍南舍北皆春水,单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水:愁思绵绵 情丝不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羌笛:凄切孤苦 边塞离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中军置酒宴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长亭南浦  送别之所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禾黍:昔盛今衰 痛惜伤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经》)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童兮, 不与我好兮。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童兮, 不我好仇。(殷 箕子《麦秀歌》) 
其它: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 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深夜(秋夜):愁思怀旧  
乡村: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思归厌俗  
山林、空山:闲适隐



www.wenxue9.com
逸、宁静安乐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天地:人类渺小、人生短暂、心胸广阔 、情感孤独  
古人:追慕、自愧自叹(常见古人:姜太公、吴王、廉颇、汉皇、班超、祖逖、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谢安等)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萧条(常见古迹:大运河、秦淮河、北固山(亭)、金陵、朱雀桥、乌衣巷、姑苏台、赤壁、台城、岳阳楼等) 
诗词常用典故及意义 
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古诗鉴赏-炼字(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三)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