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611

概要: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3、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www.wenxue9.com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广泛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3、感知诗歌中的想像世界,感受诗人于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Ⅲ、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2、品味诗歌语言的流利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难点:1、理解诗歌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运用。 2、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理解。Ⅵ、课时安排:2课时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引入 1、李白的故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



www.wenxue9.com
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广泛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中的想像世界,感受诗人于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感
Ⅲ、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理解体会诗歌的浪漫主意的色彩
2、品味诗歌语言的流利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
难点:1、理解诗歌的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运用。
          2、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理解。
Ⅵ、课时安排:2课时
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引入 
1、李白的故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 
1、《诗经》和《离骚》 
2、汉魏五言古诗 
3、唐代诗歌概况 
4、宋代诗歌概况 
三、听读后再朗读课文,引导划分诗歌的节奏和纠正字音 
四、课文学习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争取背诵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脉络是什么?(板书) 
4、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五、小结和课后迁移训练 
1、指名学生小结课文的内容; 
2、结合教读提示,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鉴赏课文,背诵全诗。
一、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①段  
师: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师: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师: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 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 风 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师: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师: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 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师: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 双横线)。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 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 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师: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 没有留意课后练习第三大题第三小题: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古诗鉴赏复习之山水田园诗(高三)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