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611

概要:明确: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 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 供己 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 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 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明确: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42岁的李白以为 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 供己 消遣的御用词人。同时李白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 士脱靴,得罪了权贵,招致他们的排挤。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 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 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二、迁移训练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亦接触不少李白的诗歌,请你任选一首, 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诵读该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四、返回课文 
师:经过同学们的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 夸张、奇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请你谈一谈“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具体体 现在本文的哪些诗句上。(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地自读课文,要求通过你的朗诵、你的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 
(可在下课前2分钟让全班同学尝试着齐声背诵全诗。)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湖北的江陵,公安漂泊到湖南的岳阳.这里有著名的洞庭湖和岳阳楼。一天,杜甫独自登上了这座楼,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岳阳楼记》。
    要想更好的理解这首诗就必须要了解当时杜甫的心境。这时的杜甫卜居在西南,几年之间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另外,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因而这时的杜甫的感情是复杂的。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对句,雄厚有力,开门见山地直说过去只是听说,今天终于登楼见到了。第三,四句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第五,六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从意境来说,三、四句的宏奇伟丽气象,上下衬托,十分相称。诗的结尾,是说诗人凭阑干北望,不禁声泪俱下。在与诗的开头“今”“昔”二字是照应的。诗人昔日远大抱负全成泡影,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有老泪纵横了。
二、教学步骤: 
(一)、请学生吟诵诗歌 ,感受音韵和节奏。
   提示:首联读时节奏感要强。颔联要读的气势开阔。颈联中“无”“孤”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尾联应读的缓慢、沉重。
(二)、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哀愁、伤时忧世
(三)、理清思路,掌握诗歌内容。
 (1)、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2)、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整体感知引导
(3)、请学生在掌握诗歌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推荐作品:《旅夜抒怀》教学建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古诗鉴赏复习之山水田园诗(高三)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