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诗歌比较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文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52

概要: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解析:从题目看,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共有词“月黄昏”切入,结合诗句明确统一词营造的相似的氛围,相近的心绪。抓住题干里的有用信息,找他们的同,把对两首诗的有效比较结合起来,得出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第二题是个开放题,比较后选择自己最能说好的做答。可以有三种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解析:从题目看,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共有词“月黄昏”切入,结合诗句明确统一词营造的相似的氛围,相近的心绪。抓住题干里的有用信息,找他们的同,把对两首诗的有效比较结合起来,得出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第二题是个开放题,比较后选择自己最能说好的做答。可以有三种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比较两首诗,所写对象为荷;分析题干,要找出他们写景和意象的共同的地方;要找出所使用的共同的表现手法,分别出表现的不同情感特点。按题干要求一一着手,不做无用功,不做无效思考,按要求做题。按要求组织答案,(1)傍晚  .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四 做题方法小结
(一)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 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
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
3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4 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
5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二) 要注意的几点
1 明确题干要求
2 分析相关内容注意
(1)在背景中理解文本,在文本中推敲语言。



www.wenxue9.com
(2)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感的不同才水到渠成。
(3)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3 精心组织答案
(1)应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
(2)应知晓鉴赏的角度和内容,
(3)应掌握基本的表述格式。
4 形成文字
(1)只要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故应扣诗歌本身来阐述。
(2)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要点要齐全,不能遗漏,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
(4)认真推敲用语,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5)注意表述严密,条理清晰。
五 真题体验
(一)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4.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