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正文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01-18 23:20:00]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194

概要: 1. 咏物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物喻人,但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的不同因而也自然感触各别,两首诗都在诗中表明白己的处境,前者是 ( ), 后者是( ) 。 2.骆诗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李诗写处境艰难的句子是 3.两人在诗中都表明自己的心迹,骆诗表示自己的心迹的词语是 李诗表示自己的心迹是 &nbswww.wenxue9.com p; 4.对两首咏蝉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位诗人都以寒蝉的清高来表现自己的志行高洁,以寒蝉所处环境的冷酷表现自己的不遇于时。 B.骆诗的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两句,写出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李诗的颈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两句,笔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1. 咏物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物喻人,但由于各人的身世、处境的不同因而也自然感触各别,两首诗都在诗中表明白己的处境,前者是 (                             ), 后者是(                                 ) 。
   2.骆诗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李诗写处境艰难的句子是                     
   3.两人在诗中都表明自己的心迹,骆诗表示自己的心迹的词语是                   
李诗表示自己的心迹是              &nbs



www.wenxue9.com
p;  
   4.对两首咏蝉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位诗人都以寒蝉的清高来表现自己的志行高洁,以寒蝉所处环境的冷酷表现自己的不遇于时。
   B.骆诗的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两句,写出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李诗的颈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两句,笔锋一转,离开咏蝉,纯写诗人遭际,体现出此诗物我分合的灵动笔法。
   D.在结构上,两诗采用了咏物——抒情一一咏物——抒情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晰,富有条理,四联着眼点不同,感情却是一致的。
                                    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山鸡:鸟名,即雉,羽毛斑斓美丽。 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即黄陵庙。
      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 :
   2,诗歌的第二联通过环境的描写,为全诗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试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
   答: 
   
   3.末联“相呼相应湘江阔”的主语是什么?
   答: 
   4.这首诗通过对鹧鸪的描写,以物喻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答: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首联中,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笔式的描绘,而是通过写鹧鸪的嬉戏,将它与山鸡类比,作了画龙点睛的勾勒。
   B.颔联中的荒水、野庙加上“雨昏”“花落”,给诗歌点染出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
   C.颈联从鹧鸪转到写入。诗人选择了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
   D.尾联实写一群群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在浩瀚的湘江上回响,在“日西向”时,它们飞回苦竹丛中。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株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驿:驿站,古时候供递送官府公文的公差和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1.同是写梅,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陆词用的是        ,范词运用的是       方法。
   2. 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 ,塑造了梅花的 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 ,塑造了梅花的             形象。
   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陆词抒写梅花的             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        品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送别诗鉴赏教案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