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教学设计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正文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03-23 17:00:0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学设计   阅读:8351

概要:[教师提问]那么在大革命失败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民族资产阶级的大部分也倒向反革命阵营;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因此出现了国共对峙的局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这样的内容,所以教师要进行灵活的引导)[教师提问]1927年至1936年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帝国主义侵略是我们学习这个阶段的中国历史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侵略势力最大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之间既勾结又斗争。美国对日侵华开始奉行绥靖政策,后来,日本侵华步步加深,影响了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对日逐步转向遏制。到30年代后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全民族抗战提到了首要地位,从而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国共由对峙再次走向合作。这样,我们就有了学习本章内容的三条线索: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情况及其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板书]一、国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wenxue9.com
  [教师提问]那么在大革命失败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民族资产阶级的大部分也倒向反革命阵营;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因此出现了国共对峙的局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这样的内容,所以教师要进行灵活的引导)
  [教师提问]1927年至1936年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帝国主义侵略是我们学习这个阶段的中国历史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侵略势力最大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之间既勾结又斗争。美国对日侵华开始奉行绥靖政策,后来,日本侵华步步加深,影响了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对日逐步转向遏制。到30年代后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全民族抗战提到了首要地位,从而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国共由对峙再次走向合作。这样,我们就有了学习本章内容的三条线索: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情况及其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板书]
  一、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教师讲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政府主席是胡汉民,实权操纵在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手中,这样,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三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并在所出示的形势图中,指出这三个政权及其控制的范围。(教师出示挂图,或用多媒体显示)
  [学生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着两广和沪宁一带,武汉国民政府控制着两湖和江西,北京政府占据着东北、京津、山东及苏北等广大地区。(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学生不可能回答得这样好,但只要学生能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回答,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提问]这是从全国政局的宏观角度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同学们知道,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那么,在这个时候,其内部斗争情况如何呢?
  [学生回答]在政治上,存在着“宁派”“汉派”“沪派”之间的斗争,在军事上,存在着蒋介石、唐生智、李宗仁等大小军阀实力派的斗争。
  [教师讲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已趋于一致,这就决定了宁汉双方最终要合作并走向合流,问题在于由谁来进行统一,即哪一方掌握国民党最高领导权。那么,最后的合流是怎样完成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冯玉祥呼吁宁汉合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2.蒋介石为何下野?
  3.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如何?
  [学生回答]冯玉祥希望宁汉合流继续北伐,以减轻自己所面临的奉系军阀威胁。蒋介石是在各方面都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下野的,他的下野是暂避锋芒,以退为进、观望形势、伺机再起的策略。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板书]1.宁汉合流(1927年9月)
  [教师提问]对“宁汉合流”的准确理解是:
  [投影显示]
  

  A.武汉国民政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归顺武汉国民政府

  C.两个国民政府争夺最高领导权                                    D.两个国民政府合并归一

  [学生回答]选D。
  [教师提问]有基本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国民党各派系的斗争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是蒋介石,那么在宁汉合流完成的时候,蒋介石由于感到自己的实力不足,地位也不够稳定,尤其是后台还不够强大,于是便决定“下野”,到国外寻求支持。蒋介石去向如何呢?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蒋介石下野之后东渡日本,做了三件事情,使其得到了美、日等主要帝国主义的支持,他本人也就成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维护者。
  [板书]2.蒋赴日——三事——美、日扶蒋
  [教师讲述]蒋介石在日本活动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依然在进行,而且愈演愈烈,此时,奉系军阀张作霖南下进攻国民党,这直接威胁到各派军阀的地盘和利益。他们谁都不愿意以自己的实力去抵制奉军,因此要求蒋介石复职。蒋介石以维护美日等国在华利益换取了他们的支持,同时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他的重新上台是必然的,奉系军阀南下进攻只不过加快了蒋上台的时间而已。1927年11月,蒋到上海,利用各派矛盾,从中渔利,并重新成为中心人物,各派武装力量纷纷向其靠拢。1928年1月,蒋介石通电复任总司令,并负责准备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整理党务”“改组国民政府”“制止共产党阴谋”“集中革命力量限期完成北伐”等议案。这次会议选举蒋介石、谭延、戴季陶等九人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谭延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7日,蒋介石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通过这样的改组,国民党的军政大权重新集中到蒋介石身上。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南京政府根据全会“完成北伐”的决议案,立即组织第二次“北伐”。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倒数第2节后思考下面选择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历史教学 - 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一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