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教学设计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正文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03-23 17:00:0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学设计   阅读:8351

概要:[教师引导]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促使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呢?[学生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实行“法币政策”的经济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外,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及全国政局的相对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师提问]为什么教材中讲“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呢?[学生回答]在中国近代史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帝国主义(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二是封建势力及封建生产关系,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且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有密切联系,它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过渡]所以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不可能持续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依然明显存在。[板书]①民族工业显著发展:原因:阶级[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析材料1的图表,算一算从1933年到1936年,六种轻工业的增长幅度是多少?[学生回答]25.8%。[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看材料2有关1928年到1936年我国生铁产量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wenxue9.com
  [教师引导]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促使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呢?

  [学生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实行“法币政策”的经济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外,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及全国政局的相对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提问]为什么教材中讲“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呢?

  [学生回答]在中国近代史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帝国主义(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二是封建势力及封建生产关系,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且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有密切联系,它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师过渡]所以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不可能持续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依然明显存在。

  [板书]①民族工业显著发展:原因:阶级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析材料1的图表,算一算从1933年到1936年,六种轻工业的增长幅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25.8%。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看材料2有关1928年到1936年我国生铁产量的数据,算一算除去列强控制量后,各年份的生铁产量是多少?
  [学生回答]1928年10628吨,1930年2587吨,1932年19283吨,1934年20640吨,1936年21600吨。
  [教师提问]接下来请大家算一算从1932年到1936年属于中国自己的生铁产量的增长幅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12%。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同一时期六种轻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是生铁产量增幅的两倍还多,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
  [板书]②特点:轻工业
  [教师讲述]然而,民族经济发展的好运不长,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除原有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外,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因素对其进行压迫和摧残,这就是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27~1937年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四大家族在金融方面的掠夺,使得民族工业难以积累足够的资本,而商业独占又极大地压缩了民族工商业原本就有限的市场,因此,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制和摧残便成为我们随后认识国统区经济状况的主要内容。
  [板书]②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原因、影响
  [教师过渡]我们在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时,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考查帝国主义国家对该社会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程度如何,当然也要注意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个社会中的经济势力消长的情况。下面,我们就采用这种思路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对材料1中的统计表进行分析,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回答]1928~1936年,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的入超呈下降趋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依然处于劣势。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国际背景,考虑为什么在1932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额出现了最高值。
  [学生回答]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
  [教师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材料2的内容,想一想它反映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在中国轻工业的资本构成中,外国资本的比重在增加,而中国民族资本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不断增大。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P6左下角帝国主义资本控制我国煤铁产量的示意图,并和材料2中的数据对比,我们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回答]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重工业的控制程度远远高于轻工业。
  [教师讲述]综合起来看,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迅速增加。1914年,它们在华金融投资总额为630万美元;仅到1931年,已上升到2.1亿多美元,增长33倍多。这样,中国的重工业可以说处在帝国主义垄断之下;轻工业中外资也占重要地位;它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英、美、日三国在中国开设的银行,对中国的财政金融起着支配作用。进入到30年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31年以前,日本居于首位,美国占第二位,英国占第三位。1931年,美国对华贸易上升到首位。请同学们结合1931年这个时间,考虑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学生回答]第一,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同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国民政府与美国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第三,进入30年代后,随着日本不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及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全国性的抵制日货运动空前高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历史教学 - 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一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