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说明文阅读论科普的社会化» 正文

论科普的社会化

[01-18 16:52:4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说明文阅读   阅读:8426

概要:三.科普社会化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科普社会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科普与个人社会化的关系表现在:1.由于科技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普是现代人毕生社会化(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手段。2.科普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具有很大的能动性。 其次,科普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1. 科普必须关注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2. 科普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因此必须由全社会来做,即科普工作本身需要社会化。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理念:1. 科普的目的是为使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2. 科普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科普活动的策划要围绕人进行,把调动人主动参与和学习科技的积极性放在科普工作的重要位置上。3.科普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要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感。4.科普要研究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供给,注意科普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5.科普需要由整个社会投入,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四.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及传播形式1. 家庭--人际传播 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

论科普的社会化,标签:说明文阅读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三.科普社会化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科普社会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科普与个人社会化的关系表现在:
1.由于科技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普是现代人毕生社会化(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手段。
2.科普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具有很大的能动性。
      其次,科普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
1. 科普必须关注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2. 科普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因此必须由全社会来做,即科普工作本身需要社会化。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理念:
1. 科普的目的是为使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实现人的现代
化。
2. 科普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科普活动的策划要围绕人进行,把调动人主动参与和学习科技的积极性放在科普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3.科普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要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感。
4.科普要研究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供给,注意科普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5.科普需要由整个社会投入,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

四.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及传播形式
1. 家庭--人际传播
       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影响家庭中的成员,
使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适应社会生活。它影响到人一生的社会化,从儿童时期、青春时期,至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家庭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学校--传播手段具有综合性
       学校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学校的传播手段具有综合性,是由人际传播、纸传播、电子传播、实物传播等多种形式组成。
在现代社会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日益显得重要,是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而非正规教育则是我们科协系统更加关注的问题。它的内容包括:(1)职业技能教育,如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2)其他培训教育,主要目的是开阔思路、培养情操、提高生活质量。现在在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已经显现需求,并承担起这方面的任务。
3. 群体--人际传播
         群体内的传播是社会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对人的影响比较深刻。作为群体来讲,有个人间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在群体传播中社会学家认为:同年龄的人传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同性别的人传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邻居传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社会同阶层、同业人的传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因此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科普,是提高科普效果的重要原则之一。如:妇女对有关卫生和健康的科技知识兴趣明显高于男性。我们在科普工作中就应特别注意结合妇女的这一特点开展相关科普,从而提高妇女对学习科技的兴趣。老年人、少年儿童、青年和中年不同时期,对科普需求有所不同,我们在传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都应当有所区别。
         根据邻居传播效果显著的理论,我们应当特别加强城乡社区的科普工作,在社区形成学习和应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更渴望通过人际交流,得到更多信息和知识,倾述自己的感受。因此科普的人际间传播作用不可忽视。
组织传播也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形式,但其传播效率明显高于无序的个人间的传播,因此科普的组织传播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妇联组织的关爱西部母亲的水窖工程,就是通过组织传播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广了节水技术;从我们科协所做的一些工作看也是发挥了组织传播的作用,比如中国科协与中组部联合开展的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有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地方,就大大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农产品市场的开发,因此加强农民的组织程度,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革命,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4.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在现代的作用日益显著。大众传播又分为纸媒介(印刷媒介)、电
子媒介、实物媒介三种传播形式:
纸媒介是通过图书、报刊、杂志等进行传播,它比人际媒介传播的面宽、时间持久。
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运用声、光、电手段,加强对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它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更广。它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录象、光盘和英特网的传播。
         实物媒介是特别重要的一种方式。实物媒介要考虑实物与信息相结合这样一个特点,如果只有实物而没有信息,还不能形成实物媒介。必须是实物与信息相结合才能形成实物媒介。实物媒介的特点是让人身临其境,具有立体化、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感受,这种传播方式更便于公众参与,并得到记忆深刻的效果。比如像现代科技馆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馆的展品不但可以观看,而且可以动手操作,形成互动的交流方式。
            自然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展览馆、植物园、动物园、天文台、天文馆、气象台、海洋馆、水族馆的资源,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专业陈列室,经过创意、策划和改造,加大科技信息的组织和传播也可以成为科普的重要资源,起到大众传播实物媒介的效果。
我们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实物媒介。我们在基地中成功运用的实用技术,为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增产、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所以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组织参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成为农民最受欢迎的科普培训形式之一。农村科普示范户的示范田、养殖场等等在农村科普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在城市,观光农业正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市民在休闲中接受科普的好去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说明文阅读


上一篇: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与本土化思考(科普)
《论科普的社会化》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