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论文《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 正文

论文《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

[01-18 22:16:3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317

概要: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王军 高三复习进度又快到古诗鉴赏这一模块了,又仿佛听到学生焦躁地对我说:老师,为什么我的诗歌鉴赏题得分总这么低啊。这“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有什么区别啊。我茫然,我无语。于是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是不是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这么折腾人的啊。浏览了1952年以来的高考试题后发现,诗歌鉴赏的考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缺位时代。1988年以前只有1957年有一道题涉及古典诗词,题目要求把《石濠吏》翻译成白话文。第二阶段,从题型来看,是“选择题时代”;从考查内容来看,是“读懂时代”。1988年到2001年,诗歌鉴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考查内容来看,1988年要求考生根据对对仗知识和内容提示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原诗填空。90年第11题考查词牌所规定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这格律要求的掌握情况,第12题考查历史典故的故事内容,第13题将六首诗根据描写的景物按四季进行分类;1992年第

论文《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王军

 

  高三复习进度又快到古诗鉴赏这一模块了,又仿佛听到学生焦躁地对我说:老师,为什么我的诗歌鉴赏题得分总这么低啊。这“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有什么区别啊。我茫然,我无语。于是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是不是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这么折腾人的啊。浏览了1952年以来的高考试题后发现,诗歌鉴赏的考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缺位时代。1988年以前只有1957年有一道题涉及古典诗词,题目要求把《石濠吏》翻译成白话文。

第二阶段,从题型来看,是“选择题时代”;从考查内容来看,是“读懂时代”。1988年到2001年,诗歌鉴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考查内容来看,1988年要求考生根据对对仗知识和内容提示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原诗填空。90年第11题考查词牌所规定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这格律要求的掌握情况,第12题考查历史典故的故事内容,第13题将六首诗根据描写的景物按四季进行分类;1992年第7题考查诗句与作者时代的对关应关系,第8题要求按照诗歌体裁进行分类;93年,第9题考查修辞手法,第10题选择诗歌描述的是哪个传统节令的景象;94年的《菊花》设置的四个选项,前三个分析每句的内容,最后一项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95年的《如梦令》前两个选项考查对“不消”“绿肥红瘦”的理解,相当于翻译,后两个选项考查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96、97、98三年沿袭95年的考查形式,第一问考查文句的理解,第二问考查对语言、形象、思想情感、风格等的分析。99、2000、2001三年又有了变化,取消了对字句理解的直接考查,只有赏析题,而且先后单列了“意境”题、“情景交融”题。从上面的回顾可以大致梳理古典诗歌考查知识点的脉胳。93年之前,由于古典诗歌考题出现不久,考查多涉及诗词的文体知识(如格律、分类)及文化常识(典故、节令),98年以前,考题多贴近“读懂”,多考查考生对文句的理解。之后,进入深度考查,侧重于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三阶段,从题型来看是“主观题时代”;从考查内容来看,是“赏析时代”。2001年的上海卷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之后的各省市自主命题中诗歌鉴赏大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古诗词鉴赏进入了主观题时代。改为主观题,是希望避免考生有时在完全没有读懂原诗的情况下,通过排除法或选项之间信息的比对来猜出正确答案的“假赏析”。主观题考查形式 “言传”的特点,似乎更能体现“语文性”的特点。“可事实上,能不以考查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关键不在于试题是主观还是客观,也不在于答案标准还是不标准,而在于试题命制的水准。”(章桂周《从主观题大行其道说开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早在2002年,李华平老师在欣喜之余,已对用主观题的形式来考诗歌鉴赏表示过担忧,“这对命题者也是一个考验,从单一的角度或者几个角度命题,都值得细细思考;题干中“提示语”的编拟也很重要,否则学生将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从现状来看,这种担忧也不是杞人忧天。先来听一下学生的反应,为了准备试卷讲评课,我翻阅起学生的答卷。一个成绩较好、学习态度较认真的学生的诗歌鉴赏题竟然是白卷。旁边的语文课代表随口说,这个题目一般是乱猜的。心里有点生气,但转而一想,自己有候能把这首诗词解读得认学生入痴如醉,但做起题目来与参考答案一扣点又何尝不是低分一族。历次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的平均得分低,区分度差;而备考却要花很多时间,结果却不尽人意,也就无怪乎这诗歌鉴赏题几成鸡肋了。

近几年很多省市的诗歌鉴赏题一般设置为两个主观题,考查内容依照《考纲》设定为“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读懂”层面的词句理解、句意转述被完全抛弃,也许命题者认为文言文中已有翻译。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文言文这种语言工具的掌握难度已经很大,何况是用文言文炼铸的艺术精品——唐诗、宋词、元曲。汉字的多义性、诗歌语言的含蓄性、凝炼性、陌生化等特点,都要求考生展开想像,还原诗歌中的情境,结合语境、有很强的语言敏感性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君不闻,中学生读完一首古诗之后常会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你:这写得啥啊。再者,“披文入情”乃诗歌赏析的准则,何以不先看看学生的船造得怎么样,却只问他们对岸风光如何。高考是日常教学的指挥棒,摒弃“读懂”层面的考查,导致老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耐心地去组织学生翻译诗歌。导入、朗读一遍后,屏幕上开始呈现问题: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手法。学生连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都还不知道,就问他这个字好在哪里。在这样的高考题指导下的诗歌赏析课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养呢。

从设题来看,很多题目很笼统,没有“提示语”,学生一看就就蒙。如“两首诗中的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诗的优越之处在哪里。”“通过咏月抒发了什么感情”。如果一个老师在上课时没有任何引导与铺垫就提这样笼统的问题,评课时肯定会被批的。题目在语言表述上不亲切,喜欢搬弄术语,如“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目前在网上出现的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新八股”备受欢迎,这也不无这样题目设置的功劳。

相比之下,最先在诗歌鉴赏题中出现主观题的上海卷,其诗歌鉴赏题自2001年来一直设置为三个小题,第一题用填空题来考查诗歌的文体常识及文化常识、第二题用选择题来考查赏析、第三题要求考生按要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这样设计题型更灵活、考查更有梯度,不至于让考生都是“半斤八两”,可谓构思精巧,用心良苦。作为一位一线教师,作为一位古诗词的爱好者,我喜欢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冯为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形象化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散文与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文学体裁,也是考生最熟悉、最具有阅读经历与阅读兴趣的两种文体,文学类文本阅读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考语文卷的重要试题,而且仍是散文与小说唱主角,就某一省份语文命题的纵向发展看,应该是散文、小说两者兼顾。戏剧和现代诗歌仍然不被看好,主要是戏剧的“千字文”难找,命题点也很难找准,现代诗歌也很难有一席之地,主要是诗歌的阅读障碍大,平时读得少不说,好的适宜于命题的现代诗歌比戏剧都难找。在散文与小说中,小说阅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但由于外国小小说数量大且整体水平很高,故取材的“外化”现象将越来越明显,这既可有效避免猜题押题,也对语文教学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关注世界文化,关注考生的文化视野,关注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命题重点仍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散文与小说的命题仍保留简答题和表述题两种主流题型,选文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人的成长,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等,篇幅在1400字左右。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策略主要有:一是要强调真阅读。现在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应试”的,不是让学生自由地认真读原文,而是为做题目而读,要做好文学类文本阅读功夫在做题目之外,只有真读文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二是以读促写,以写悟读,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起来,提高自我独立阅读能力、智慧思考能力、灵性表达能力,培养多角度、个性化思维素养。三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积极进行快速阅读训练。阅读要有质量保证,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阅读时不仅要探求阅读文学类文本的一般规律,训练答题规范与技巧,而提高迅速获取信息,迅速理清作者的思想、意图、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境界和作者对人、事、物的感情倾向等能力尤其重要。四是持之以恒,不断反思,不断矫正。有时自己的思维与语言表达不一致,有时思考的角度偏了,这些都必须进行认真反思,并有意识进行调整,长期以往,一定能有所悟,真正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有效方法。五是要正确进行专题训练,必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做题目,而不能根据题目去读文本,有时需根据题目再去读文本相关内容,而不能不顾整体只关注局部。

 201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整体情况是较令人满意的,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命题规律,也体现了现代高考语文的理想诉求:即有效检测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发展潜质。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是为了更关注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语文的总分。

试谈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廖望光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重庆 涪陵 408003)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 古诗教学 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论文《诗歌鉴赏题,想说爱你口难开》》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