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八:文言散文 (一)»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八:文言散文 (一)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890

概要:专家解读考点: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标准。就2008年各地中考命题的实际看,一半以上考区的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文,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选用率最高。有近三分之一的考区从课外选材。还有的考区课内外兼顾,即一段课内,一段课外。根据笔者手头的试卷资料来看,比较阅读这一考查形式颇受各地命题者的青睐。从阅读的终极目的考虑,从课外选材,能更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疑难字词,命题人一般会在文后作出简明的注释。用作比较的语段,内容或写法上大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才能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比较大多从这三个角度切入:比较选段的人物,比较选段的思想感情,比较选文的写法。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中考文言散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八:文言散文 (一),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标准。就2008年各地中考命题的实际看,一半以上考区的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文,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选用率最高。有近三分之一的考区从课外选材。还有的考区课内外兼顾,即一段课内,一段课外。根据笔者手头的试卷资料来看,比较阅读这一考查形式颇受各地命题者的青睐。
  从阅读的终极目的考虑,从课外选材,能更有效地检测出考生真正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疑难字词,命题人一般会在文后作出简明的注释。
  用作比较的语段,内容或写法上大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才能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比较大多从这三个角度切入:比较选段的人物,比较选段的思想感情,比较选文的写法。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中考文言散文阅读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3.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5.归纳内容要点。属于文意把握题,考查你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文章。
  6.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或写作手法作出自己的评判。解答评判类题目,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看法: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批判,或者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如“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值得提倡”等。其次,要从不同方面或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述理由,这一层尤为重要,因为现在不少开放性题目的“评分标准”中都有“言之成理即可”之类的话,换言之,观点、意见可以不同,但一定要持之有据。
  7.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考查的着重点是知识积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透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期:造饮辄尽,在必醉
     与人行,相委而去
  B.曾: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
     不若孀妻弱子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故人不独其亲
  D.萧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根据下面句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五柳先生的衣食志趣再现出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008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答案:1.B 2.(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示例:挡不住风雨的简陋居室冷清寂寞,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衣补丁无数,常常空空如也的锅碗瓢盆一贫如洗,但他却安然自若,不改己志。
  透视:陶渊明是我国东晋大诗人、散文家,我们已读过他的《归园田居》,还学了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体会到他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第1题考查一词多义。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曾”用在“不”之前,加强否定的语气,“曾不”相当于“竟不”。选项A中,“期在必醉”的“期”是期望的意思;“与人期行”的“期”,意思是“约定时日”,成语“不期而遇”的“期”也是这个意思。选项C中,“亲旧”的“亲”,是名词,意思是亲戚;“亲其亲”的前一个“亲”带了宾语“其亲”(他的亲人),所以是动词。选项D中,“环堵萧然”的“萧然”,意思是空寂;“满目萧然”的“萧然”,意思是萧条冷落。
  第2题句子翻译,这是每篇文言文阅读都要问津的。本题所选两个句子很有特色,都能展示传主精神风貌、思想性格、人生追求。
  第3题属于文意把握题。应在全面理解第一段意思的基础上回答。文中的关键词句是“好读书”“性嗜酒”“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著文章”,这四个方面不应该有遗漏。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七:文言诗词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