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三) 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四) 数字外边用了括号,不另用点号。 注:标“*”是有错的。 3、分号1)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冒号1)概述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A 用在称呼语的后边,提起下文。B 用在“说
标点符号用法,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三) 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四) 数字外边用了括号,不另用点号。
注:标“*”是有错的。
3、分号
1)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冒号
1)概述
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A 用在称呼语的后边,提起下文。
B 用在“说、想、是、证明、认为、宣布、指出、告诉”等词语和“如下、例如”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
C 用在总说性和解释性词语后面。
2)用冒号应注意的问题
A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提示范围。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如: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B 句中的短暂停顿不用冒号。如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 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的冒号应该改删去。)
D “某某说”、“某某想”等词后面,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能用冒号,而用逗号。如:
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E “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F 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G 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如: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刻着”没有提示性,去冒号。也可以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高考病例透视
a 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吉林、四川卷)
b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海南、内蒙古卷)
c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写好作文。(甘肃、青海卷)
上述三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分别充当了定语、宾语和宾语同位语,在其前再用冒号反而破坏了语意表述的连贯性,所以均应删去。
注:标“*”是有错的。
三、小结、作业(见复习用书)
第三教时
一、复习
二、新授
(一)引号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1、引述,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类。属前者才用引号,后者则不用引号。如:
毛泽东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他说过,没人的时候一定要关上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同志们,走吧!”虽然是完整的一句话,但在引文中不独立,要是“走吧”后不是叹号、问号的话就不需要点号。因叹号、问号是表示语气的符号。这里的叹号也可以不要,但看不出语气。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4、除了引用以外,使用引号的情况还有:
(1)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2)表示讽刺和否定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