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 正文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

[05-17 05:00:3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661

概要:……(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解析】: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李岚清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

(节选自,《巴尔扎克之死》,张有浩译,有删改。)

注①皇帝:指拿破仑(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

   问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解析】:①将充满活力的生命与垂死的生命作对比,表明死亡是残酷的,又是无法避免的。②将新生和死亡作比较,表明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死亡并不可怕。

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