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本站收集整理)» 正文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本站收集整理)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19

概要:⑦调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摹仿天然花香,调配人造香料达到几乎乱真的程度。如玫瑰香型,茉莉香型等等;另一种是“幻想香型”,即调配出大自然中所没有而又令人欢悦的香型。⑧人的鼻子对香味是极为灵敏的:在一大间屋子里( )蒸发千分之四克的石炭酸(大约十分之一滴),你的鼻子( )可以闻出香味来。至于樟脑油、柠檬精、兰香精、紫罗兰香酮,香味比石炭酸更加强烈。例如,紫罗兰香酮的香味比石炭酸更强烈四万倍。⑨不仅用鼻子去闻太浓的香料不感到香,就是闻不浓的香味时间闻久了,也不会感到香。因为香料会使嗅觉神经麻醉。古语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话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合乎科学规律的。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依据( )来安排的。A、说明对象的特征 B、生产香料的过程C、调配香料的感受 D、对香料的认识3、“大本营”应理解为 。加引号的作用是 (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本站收集整理),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⑦调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摹仿天然花香,调配人造香料达到几乎乱真的程度。如玫瑰香型,茉莉香型等等;另一种是“幻想香型”,即调配出大自然中所没有而又令人欢悦的香型。
⑧人的鼻子对香味是极为灵敏的:在一大间屋子里( )蒸发千分之四克的石炭酸(大约十分之一滴),你的鼻子( )可以闻出香味来。至于樟脑油、柠檬精、兰香精、紫罗兰香酮,香味比石炭酸更加强烈。例如,紫罗兰香酮的香味比石炭酸更强烈四万倍。
⑨不仅用鼻子去闻太浓的香料不感到香,就是闻不浓的香味时间闻久了,也不会感到香。因为香料会使嗅觉神经麻醉。古语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话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合乎科学规律的。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依据( )来安排的。
A、说明对象的特征 B、生产香料的过程
C、调配香料的感受 D、对香料的认识
3、“大本营”应理解为 。加引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 D、表示特定称谓
4、文章一开始写“香料,有许多怪脾气。”第三自然段又写“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香料有个怪脾气……”
这两处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和 ,作用是1) 2) 。
5、第四自然段介绍的是 ,目的是为了具体说明 。
6、从第五自然段 a 和 b 的括号中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
a、 b、
7、第八自然段的括号处应选哪一组关联词?( )
A、如果……就 B、即使……也 C、只要……就 D、只有……才
人口与环境
①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经二三百年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是很缓慢的。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起来。目前,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据统计,199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53亿。
②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口基本相似(如图)。以解放后为例,( )翻了一番还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
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这些资源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取。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④就拿耕地来说,耕地上生产的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然而人类所拥有的耕地现状却不容乐观。地球表面的陆地大约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而耕地只占陆地面积的11%左右,并且可供开垦的耕地不多。与其他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用地,再加上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因素,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据统计,1951年,我国耕地有1.08亿公顷,人均耕地 0.19公顷。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下降到0.99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0.10公顷了。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地增长下去,我 国人多地少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
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甲]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乙]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推敲。[丙]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秃岭。[丁]可见,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地发展。
1、给第⑤段加点的字注音:1)失调 2)沟壑
2、根据第②段上下文,选取图表中有关数据,并( )中的句子补写出来。
3、第④段加点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说明 。
5、下面一句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插回原文去,应放在甲、乙、丙、丁四处中的 年。
例如,由于人口增长,人类了自身的利益,长期不断地滥伐森林,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由此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
6、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目的是:
7、全文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给第一部分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
8、简明概括第一部分(①至⑤段)的大意。



语言如镜
(1)语言是一面镜子, 是人用口吐出来的,还是人用笔写出来的, 能照出他的思想。
(2)比较明显的是胡屠夫这一类“粗人”,在他口里,中举前的范进是一个“尖嘴猴腮”“不三不四”“想吃天鹅屁”的“现世宝”,中举后的范进则是“才学又高”、比城里张府周府里的绅士还“体面”的“贤婿老爷”。这方面较“雅”的例子,则是苏学士从和尚那里享受到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级别不断提高的待遇。一个是胸口长毛满脸横肉的屠夫,一个是慈眉善目淡于名利的出家人,语言却照出了他们的共同点——势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鉴赏(本站收集整理)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