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 第六章 科幻艺术的本质»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 第六章 科幻艺术的本质

[01-18 18:01:3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173

概要:这些已经被更严谨更准确的科学理论所取代的观点,在它们流行的时代,都是人们心目中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正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科学家们并不能确定,我们今天赖以形成客观世界图景的那些知识,就是科学的终极和最后的真理。它只是我们今天能够认识到的科学现实。 而一些科幻小说情节的主线,恰恰突破了它创作时科学知识所能描绘的现实图景。 比如,法国科幻作家巴尔雅维尔的科幻小说《冰人》中,描述了一个九十万年前的地球文明世界。那个世界的物理学建立在一个叫"普适法则"的定理上。小说中称,这个定理比相对论更接近于客观世界的真实规律。利用它,可以从万事万物中直接提取能量。小说并没有(也不可能)给出这个法则的公式,但其对于远古文明的描写,处处体现着这个法则的存在。 又比如,绿杨的《鸡尾酒》和刘慈欣的《宇宙坍缩》中,都提到了宇宙自膨胀改为坍缩之后,时间将倒转。这也并非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即成理论。 另外还有一些科幻作品,将理论上几率近似为零的一些现象变成现实,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就是几千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的现象,被科幻作家提前到很近的时代。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现实的突

《中国科幻之路》 第六章 科幻艺术的本质,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这些已经被更严谨更准确的科学理论所取代的观点,在它们流行的时代,都是人们心目中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正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科学家们并不能确定,我们今天赖以形成客观世界图景的那些知识,就是科学的终极和最后的真理。它只是我们今天能够认识到的科学现实。
  而一些科幻小说情节的主线,恰恰突破了它创作时科学知识所能描绘的现实图景。
  比如,法国科幻作家巴尔雅维尔的科幻小说《冰人》中,描述了一个九十万年前的地球文明世界。那个世界的物理学建立在一个叫"普适法则"的定理上。小说中称,这个定理比相对论更接近于客观世界的真实规律。利用它,可以从万事万物中直接提取能量。小说并没有(也不可能)给出这个法则的公式,但其对于远古文明的描写,处处体现着这个法则的存在。
  又比如,绿杨的《鸡尾酒》和刘慈欣的《宇宙坍缩》中,都提到了宇宙自膨胀改为坍缩之后,时间将倒转。这也并非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即成理论。
  另外还有一些科幻作品,将理论上几率近似为零的一些现象变成现实,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就是几千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的现象,被科幻作家提前到很近的时代。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现实的突破。
  不过,大多数科幻小说则是在不突破当时科学知识水平的情况下,以突破当时的技术现实为出发点,盖因这种情节更易为读者接受。小说中所突破的技术现实,有些在技术专家的头脑中或设计中已经存在,只是限于客观条件并没有变成现实。比如高度超过一千米的大楼、生物电脑、载人飞往火星、炸开喜马拉雅山等等,在知识上并不存在问题,只是从经济角度尚没有实际施行或者不可能实施罢了。科幻作家将它们在作品里变成了现实。凡尔纳的《机器岛》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另外一些科幻作品则描写了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也不能肯定其存在的技术,算是既突破了科学现实,也突破了技术现实。比如人体再生技术、超光速飞行技术、使人长寿千年的药物,物质缩微技术等等。
  超越现实是科幻小说的出发点,这使科幻小说具有现实主义小说所不具备的传奇特色,也使它更能有效地处理一些现实题材小说不能处理的主题。但科幻小说还应有一个想象力方面的约束,那就是不能超自然。超自然,即将情节建立在灵魂鬼神等概念的基础上。传统的神话作品和现代的神怪作品属于这类既超现实又超自然的作品。而科幻艺术中无论出现什么超现实的情节,最终要保持一种自然观的科学态度。这是科幻小说的界限。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以今天的科学知识水平来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有超自然情节,而只能认真分析作品本身,看作者是以物质运动规律的观点还是以"灵异"的观点作为幻想性情节的最终解释。因为许多我们今天确知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在过去时代的人的认识中,还存在着实现的可能的。比如,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描写了用人类尸体残片拼接成形,并以电击使之产生生命的技术。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判断,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十九世纪初,这种假设并不违背当时科学知识的水平。威尔斯在世纪之交写下了科幻小说《两个世界的战争》,该作中出现了"火星人"的概念。在威尔斯写下这部作品的时候,火星上有智慧生物是科学假说,当时天文学家从火星表面观测到的纵横交错的线条就曾被视为人工河。只是到二十世纪后才被证明不确切。
  另外还有一种科幻小说,作者刻意追求以传统的世界图景来演绎故事。比如在海因来因写作《双星》时,火星上没有高等生命已经成为科学现实。但作者在创作时仍然塑造了火星人的形象并取得成功。哈里森写于1972年的科幻小说《穿越大西洋的隧道》中,出现了以煤炭为动力的飞机。这种为形成某种表达效果故意产生科学错误的作品,也因为符合"超现实而不超自然"原则,所以是科幻小说的一部分。
  在这里,必须提及一篇近来引起很大争议的作品:美国作家特德·奇昂的《巴比伦塔》。这部作品的出现对确立科幻小说的定义有重要意义。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完全放弃了当今时代一般的科学常识,转而描写了古人心中的物质世界。小说中那石质的天顶确实是古代各民族心目中"天"的本来面目,参考中国"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那烟囱似的通天塔虽然用现代力学观点完全不可能建立起来,但在没有这类知识的古人心目中是可以存在的。作者确确实实是站到古人的立场上,描写了他们心目中的物质世界。非但如此,那种不惜代价,不怕风险,非要看一看"天"是什么样子的探索精神,实际正是支撑人类科学发展致今的本质动力。
  搞清超现实与超自然的分别,对理解科幻艺术的源流非常重要。不少人将古代的幻想性作品一概视之为当代科幻艺术的先驱,这是不妥当的。象《一千零一夜》、《封神榜》、《西游记》之类的作品,由于是以鬼神世界为情节背景的,所以只是神话作品。能成为科幻先驱的,是《偃师》、《镜花缘》、《一个真实的世界》、《格列佛游记》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基础都是朴素的物质观点。
  可以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诸葛亮借东风"是明显的神话情节,而"木牛流马"则是一种朴素的技术设想,具有典型的科幻色彩。这个例子可以鲜明地说出科幻与神话之不同。
  在科幻小说中有一个奇特的类别:历史幻想小说。其题材主要是假设历史中的某个事件如果按另外一个方式发生,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如《带来五十周年纪念》中,美国南方打赢了南北战争;《宫庭舞》中的世界从未发生工业革命;《改变》中的世界则从未发生新教改革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迪克的《城堡里的人》。在这部小说里,德日法西斯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按已往的科幻概念,历史幻想小说大概只能被排除在科幻之外。它与科学创造没有任何关系,仅以历史偶然性为创意。它也根本没有预言性,因为历史肯定不是那样演进的。但如果我们以"超现实而不超自然"来衡量,历史幻想小说应该被视为科幻的一员。因为此类小说中描写的那种偶然性并不在自然规律之外。
  还有一些作品,如在整个科幻作品题材中占重要比例的时间旅行题材,完全在现实科学研究领域之外自成一体,职业科学工作者从不关心其可能性。但时间旅行的概念也不超越物质观点的界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中国科幻之路》 第五章 其它类型科幻艺术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