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戏曲教学"样板戏"的蛊惑» 正文

"样板戏"的蛊惑

[01-18 18:03:33]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戏曲教学   阅读:8535

概要:以"样板戏"为例,也许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样板戏"选取中国古代民间戏曲形式并对其加以现代化的改造,来作为自己的基本艺术形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仅是为了实现"古为今用"的美学承诺,但我们却不能忽略中国传统戏曲在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中国传统戏曲在艺术形式上更将近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布莱希特就从这种艺术形式中吸取灵感来创造他自己的"史诗剧"。"样板戏"在其内容上至少在当时被认为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意识。在形式上则改造和"复活"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并赋予这种形式以现代意味。从它的结构安排、台词和唱腔设计、舞台艺术(灯光、舞美、音乐等)设计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它大量地运用夸张、变形、隐喻、象征、讽喻等现代主义的手法,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在这些方面是"十七年"文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其它"样板文艺"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和功能。比如,在"文革"期间的红卫兵

"样板戏"的蛊惑,标签:戏曲教学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以"样板戏"为例,也许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样板戏"选取中国古代民间戏曲形式并对其加以现代化的改造,来作为自己的基本艺术形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仅是为了实现"古为今用"的美学承诺,但我们却不能忽略中国传统戏曲在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功能。中国传统戏曲在艺术形式上更将近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布莱希特就从这种艺术形式中吸取灵感来创造他自己的"史诗剧"。"样板戏"在其内容上至少在当时被认为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意识。在形式上则改造和"复活"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并赋予这种形式以现代意味。从它的结构安排、台词和唱腔设计、舞台艺术(灯光、舞美、音乐等)设计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它大量地运用夸张、变形、隐喻、象征、讽喻等现代主义的手法,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在这些方面是"十七年"文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其它"样板文艺"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和功能。比如,在"文革"期间的红卫兵的舞台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所谓"追光"技术(即以一束红色的光芒自舞台上方照射到舞台上,而一群红卫兵和革命群众则迎着光芒表演追逐的动作),也可视作是对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其它政治宣传品在艺术材料的使用方面也常常十分大胆和富于创造性。至于像《虹南作战史》之类的文学作品,其在形式上的创新,也是值得注意的。它在艺术虚构本文之中用黑体字插入政治领袖的"语录",可以说是使"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真正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表达,或者说是对意识形态的"本文化"。仅就本文形式而言,它简直就是一个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本文,如同乔依斯的《尤利西斯》一样。 

  人们往往过分强调现代主义与社会主义之文艺之间的对抗性,将现代主义看作是对社会主义美学原则的反叛,却忽略了现代主义文艺在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之后,也能成为社会主义文艺之一部分,也能为社会主义文艺路线服务。与一般现代主义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主义"是国家文艺之一部分,是在国家权力的支配下的一种文艺运动。因此,它必然与国家权力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而我们如果以一般的文艺美学方法或形式主义艺术理论来研究和批判这些"样板文艺"显然是基本上无效的。

  "民间性"

  陈思和在《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一个尝试性解析》一文中,初步地涉及了对"样板戏"的解析。尽管这篇文章不是有关"样板戏"的专论,但它提出了理解"样板戏"以及其它革命文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民间性"概念。陈思和指出,在"样板戏"(以及抗战以来的革命文学)中,在其革命的主题和形式的遮蔽之下,深藏着某种"民间性"成分。比如,阿庆嫂的民间身份,《红灯记》、《沙家浜》中的民间"斗智"故事的原型,以及诸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小说对民间传奇故事形式的袭用,等等。陈思和得出结论说:"民间文化在各种文学文本中渗入的'隐形结构'的生命力就是如此的顽强,它不仅仅能够以破碎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结合以显形,施展自身魅力,还能够在主流意识形态排斥它,否定它的时候,它以自我否定的形态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同样施展了自身的魅力。"[载《今天》(纽约),1993年第4期,第142页]这的确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发现。我们甚至还可以找到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发现的合理性。并且,自从陈思和的这一篇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文章问世以来,"民间性"就成了现代文学研究界(甚至包括整个人文科学研究界)一个通行的概念。然而,这仅仅是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提出这些发现究竟是要说明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时期起,经过30年代和40年代,直至50年代,曾有过多次与"民间性"问题有关的讨论。比如,在40年代初期的那次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人们相信,通过对本民族的民间文艺形式的有目的的改造和借鉴,可以为现代新文学带来精神上的革命性变化和形式上的创造性活力。因而,新文学很快就在其艺术精神和形式上倾向于民间文化。"五四"时期被启蒙主义文学所排斥和批判的民间传统文艺形式,在40年代之后的文学中获得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民间化"成为某一类文学的基本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在1949年之后则转化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原则。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认为40年代之后的文学是一种"民间化"的文学,或者说是一种"民间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不错,通过分析,我们确实能够从"样板文艺"中发现某种"民间性"因素。但并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认为这是"民间性"对于官方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胜利,恰恰相反,它只能是"民间性"的彻底的失败。换句话说,"样板戏"对于"民间性"艺术形式的援引过程,并非是对于"民间性"的获得,相反,它是一个"民间性"的不断丧失的过程。比如《红灯记》,也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个"侦破故事"和一个关于家族事业世代传承的故事(该戏原作最初的名字就叫做《自有后来人》)。就后一故事的原型而言,它似乎可以认为是对古老的民间传说"愚公移山"的演绎。它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愚公移山"故事的精神。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这样来解释《红灯记》那就未免太学究气了。我们必须看到《红灯记》对于古老的民间传说的现代改造。"愚公移山"的传说中的家族传承依照的是自然的血缘延续的原则,它体现了上古时代的社会关系。而《红灯记》则对这一自然的人伦原则作了一番根本性的改造,它以一种全新的阶级意识彻底打断了自然的血缘纽带,用阶级关系破坏、改造并取代了自然血缘关系。在这里,"民间性"因素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使它得到强化,相反,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取消它。其它诸如在《杜鹃山》一剧中,那些农民起义军那里所体现出来的"民间性",在《红色娘子军》一剧中,女奴吴琼花身上的"民间性",等等,其结局也都一样。可见,这一"取消"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对其它"样板戏"以及革命文学的解释。

  陈思和还注意到了所谓民间文化中的另一面的特性:其"藏污纳垢"的性质。并认为这是一个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的问题。但在现代文学的问题领域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学精神构成障碍的并非民间文化中的包含的"污垢",也就是说,并非民间文化的所谓"藏污纳垢"之性质妨害了文学的"纯洁性",相反,恰恰是革命化了的"清洁的"文学,葬送了文学中的应有的自由精神和得益于民间文化的艺术活力。

  由此看来,陈思和的"民间性"理论是一个颠倒了的真理,它的逻辑应该被反过来理解和运用,至少在对"样板戏"的解释方面是这样。

  今天,我们面临的困难是解释这种"民间性"如何被"革命化"的。 

来源:文化先锋



上一页  [1] [2] 


Tag:戏曲教学戏曲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戏曲教学


上一篇:答柴学者俊为的"不可理喻"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