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戏曲教学从样板戏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造神功能» 正文

从样板戏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造神功能

[01-18 18:03:50]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戏曲教学   阅读:8898

概要:[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第三章及第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参见《革命样板戏评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5] 郦苏元,“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61页;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20世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第37页;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第34页。 [6] 阿尔都塞,李迅译,“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第105页。 [7] 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如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正确的东西,我们必须崇拜,永远崇拜,不崇拜不得了……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另一种是不正确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从,这就不对了。反对个人崇拜的目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反对不正确崇拜,一种是反对崇拜别人,要求崇拜自己。”引自许建华的“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历史考察”。该作者认为:“显然,毛泽东的这种提法

从样板戏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造神功能,标签:戏曲教学大全,http://www.wenxue9.com

[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第三章及第四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参见《革命样板戏评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5]  郦苏元,“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61页;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20世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第37页;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第34页。 

[6]  阿尔都塞,李迅译,“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第105页。 

[7]  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如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正确的东西,我们必须崇拜,永远崇拜,不崇拜不得了……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另一种是不正确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从,这就不对了。反对个人崇拜的目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反对不正确崇拜,一种是反对崇拜别人,要求崇拜自己。”引自许建华的“关于个人崇拜问题的历史考察”。该作者认为:“显然,毛泽东的这种提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个人崇拜’的教导,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这表明他在反对个人崇拜这个原则问题上已经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见萧延中编:《晚年毛泽东》,第245页,春秋出版社,1989年。 

[8]  关于林彪曲意逢意,吹捧毛的情况,可参见许建华的文章,出处同上。 

[9]  出处同注[6],第246页。 

[11] 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解放文选》,第308页。 

[11] 出处同上,第310页。 

[12] 《平原作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年摄制的京剧样板戏电影。 

[13] 《马恩全集》第三卷,第537页。 

[14] 《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三卷,第10页。 

[15] 尚瑛,“雄姿英发 倔强峥嵘──赞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彩色影片》,《革命样板戏评论集》,第3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16] 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出处同上,第69页。 

[17] 吴笛,“笔卷惊涛写英雄──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艺术构思》,出处同上,第372页。 

[18] 宋鸿华,“移植创作中的优秀成果──评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出处同上,第459页。 

[19] 出处同上,第460页。 

[20] 杜美,《欧洲法西斯史》,第18页,学林出版社,2000年。 

[21] 庄辛,《谢晋传》,第35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 

[22] 出处同注[6],第38页。 

[23] 出处同上。 

[24] 《桥》是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的。见胡星亮、张瑞麟主编,《中国电影史》,第247页,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97至98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26] 此片由北京紫禁城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摄于1996年。 

[27]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第1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8] 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17、42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 

[29] 出处同注[3],第93页。 

[30] 出处同上。 

[31] 《当代电影》,1987年第3期,第105页。 

[32] 出处同注[3],见第四章“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论析”之第一、二节。  

[33] 出处同注[3],第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Tag:戏曲教学戏曲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戏曲教学


上一篇:追捧“文革”题材:仅仅是怀旧吗?
《从样板戏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造神功能》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