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艺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近体诗八首》网络教学课后记»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近体诗八首》网络教学课后记

[01-18 18:42:0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教学艺术   阅读:8590

概要:2.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真正的思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这也给了他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有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过于急迫的想把答案塞给学生,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去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时表面上课堂活跃,有问有答,但学生那种快速的反应只是表层思维的活跃,思考缺乏深度,长久以往,学生将失去真正的思考能力。3.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建构知识框架。尤其对于这样一次文学欣赏课来说,学生的个性创造表现的更为突出。在此仅举两首学生咏杜甫的诗作为例:其一(高二·二班 杨春雷)瑶湾才子纵情志,不辨官场仕途歧。风云忽起历患难,满怀壮志空衫衣。目含世间疮痍泪,笔走人间劳苦疾。何日工部碑前过,青松自有杜鹃啼。其二(高二·一班 王泽)世上疮痍笔中锋,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近体诗八首》网络教学课后记,标签:教学艺术,http://www.wenxue9.com
  2.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真正的思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这也给了他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有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过于急迫的想把答案塞给学生,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去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时表面上课堂活跃,有问有答,但学生那种快速的反应只是表层思维的活跃,思考缺乏深度,长久以往,学生将失去真正的思考能力。
  3.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建构知识框架。尤其对于这样一次文学欣赏课来说,学生的个性创造表现的更为突出。在此仅举两首学生咏杜甫的诗作为例:
  其一(高二·二班 杨春雷)
  瑶湾才子纵情志,不辨官场仕途歧。
  风云忽起历患难,满怀壮志空衫衣。
  目含世间疮痍泪,笔走人间劳苦疾。
  何日工部碑前过,青松自有杜鹃啼。

  其二(高二·一班 王泽)
  世上疮痍笔中锋,
  黎民疾苦化心中。
  壮志未遂孔明愿,
  诗史存世启放翁。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这是学生创造性的充分表现。
  4.使协作交流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在协作交流的环境中,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对语文学习来说交流则更为重要,可以说,交流是语言学习的催化剂。在传统的课堂中却很难做到,师生交流可能有一些机会,但生生交流却难以充分的进行,在网络教学方式下,这种交流则可以充分地进行,或者说,交流就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基本内容。
  5.这样建设教材便能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
  教材容量的增大增加了学生的读写量,使学生有足够的言语活动和感性的积累,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同时也在语文学习中加入了信息选择和处理的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未来的信息社会。
  6.让语文成为真实的语文。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以上只是这次教学探索的一些初步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讨论,如语文网络教学教材建设、语文教学网站的基本规范探讨、网络教学课基本模式的探讨、新的教育评价问题、课时安排、网络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现在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但这里不再有教参,正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把创造还给教师,它需要你、我去创造。

参考文献: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 钟志贤 徐洪建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上一篇:卡夫卡与《变形记》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