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语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在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饮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解答分析]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阳关古道苍凉美》,文章通过阳关古道今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此段文字以及郭小川的诗句也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作者的情感。结合语境便可探出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领会它表现出的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掌握上述技法,解答高考信息筛选题应该说是得心应手了。下面再提供几道题目,请大家一试牛刀。
阅读:提取文中有用信息的常规技法,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语段]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在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饮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解答分析]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阳关古道苍凉美》,文章通过阳关古道今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此段文字以及郭小川的诗句也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作者的情感。结合语境便可探出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领会它表现出的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掌握上述技法,解答高考信息筛选题应该说是得心应手了。下面再提供几道题目,请大家一试牛刀。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教案(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赏析所炼字妙处的方法。
2、规范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目的答题步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所以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炼字尤其重要。考纲也把这点列为重要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考情研究。
1、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两种考察方式:炼字和判断语言风格。其中炼字考察频率特别高,08年就有5个省份对炼字直接命题。其中全国卷一、二都设题了。
2、提问方式: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词的妙处。
那么如何鉴赏诗歌所炼之字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两首诗,去发现思考角度。
三、寻找赏析思考方向。
1、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试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燃”字妙处。
参考答案:
“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辨析:手法?
山青花欲(拟人)燃,“欲”字写出了花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拟人,但是“燃”不好说,最多承认它是拟物。夸张也行。
补充:前两句写的是明丽的春景,后两句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何日是归年?归期遥遥,引起伤感。本诗是乐景写哀情。
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江苏卷)
-
请大家以刚才两首诗为材料,结合考试“黑风吹海立”的“立”和学案“欲网春”的“网”,总结我们赏析字词妙处时的思考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