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得其“意”而不忘“言”——从高考导向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正文

《得其“意”而不忘“言”——从高考导向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01-18 22:16:0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251

概要:得其“意”而不忘“言” ——从高考导向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绍兴市第一中学 傅雅飞从2006年起,文言文考查的第四题开始了明显变化:由对文章内容的纯粹考查转向了“赏析评价”。其后,除2008年外,其余三年都考了文章赏析。其中2010年情况比较特殊,赏析考查移到了自选模块中。梳理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的题目,可以发现文言赏析的考查点涉及了文体特点(2006年)、文章结构包括谋篇布局和论证层次(2006年、2009年和2010年)、语言特色(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修辞手法(2007年)和表达方式运用(2007年)。显然,文言文试题从仅仅局限于分析综合文章内容,过渡到了鉴赏评价,特别是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感悟以及古代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赏析。鉴赏评价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亮点。综观

《得其“意”而不忘“言”——从高考导向看高中文言文教学》,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得其而不忘

                                            ——从高考导向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绍兴市第一中学 傅雅飞

从2006年起,文言文考查的第四题开始了明显变化:由对文章内容的纯粹考查转向了“赏析评价”。其后,除2008年外,其余三年都考了文章赏析。其中2010年情况比较特殊,赏析考查移到了自选模块中。梳理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的题目,可以发现文言赏析的考查点涉及了文体特点(2006年)、文章结构包括谋篇布局和论证层次(2006年、2009年和2010年)、语言特色(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修辞手法(2007年)和表达方式运用(2007年)。

显然,文言文试题从仅仅局限于分析综合文章内容,过渡到了鉴赏评价,特别是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感悟以及古代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赏析。鉴赏评价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亮点。综观这几年其他自主命题地区和全国卷的文言文考查,总体也呈现出这样的变化趋势,其中,浙江省的变化最为突出。以浙江卷为代表的这种尝试意义深远。它迫使我们反思文言文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我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文高考复习的导向意义亦十分明确。

先来反思教学现状。文言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呈现出两个“单一”:

文言文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准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几乎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唯一目标。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清楚”了几许、“落实”了多少亦成为平时考查检测的唯一对象。于是,各种文言文译注大行其道,我们的学生必是人手一本,这类书一直都是书店的畅销书;甚至在学生中出现了只读(背)译文而不读(背)原文的怪现象。如果说高中前两年除了落实字词外还会分析文章写法、品味语言,到了高三就只剩下字词句了。文本内容的获得已成了文言文教学惟一或者说最重要的目标,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在教学中基本消失了。

目标的单一也导致文言文教法的单一。我们往往采用从小到大的教学方式:先掌握字的意思,再掌握句的意义,然后再扩大为段意和篇意;能把全文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就是文言文学习的结果呈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往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感受领悟的具体表现。在现代文教学中,这种状况已有较大改变,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显得积重难返。因为看重知识传授,于是教师往往喜欢在课堂中引用训诂学、语法学等知识和研究成果。我们愿意相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越多,阅读能力就会越强。而且这种做法看起来十分快捷高效,它省却了感悟、品味等复杂的“纠缠”过程而直达意义。

这就是我们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概括言之就是:目标单一,教法死板。这种状况导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得“意”而忘“言”。这里所谓的“言”不仅仅指语言,也包括文章的结构特色、行文风格等等外部文体形式。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把一篇文言文看作一座由文言词句“堆砌”起来的房子,只要把这些词句——房子上的砖块——拆卸下来了,这座房子就算占领了。对于词句之外的东西就习惯于视而不见或根本无法看见。我们都知道,内容和形式双重美成就了我国古代散文的魅力。欣赏古代散文,只知内容而不能领略到其行文之妙、构思之精、语言之丽,将是审美的重大缺憾,是鉴赏能力的严重偏失。真正的经典,从来都是文质兼美的,真正的大家从来不肯将金玉之言、人生体悟交付给粗糙的形式,两者必然相得益彰,丽质天成,或端庄凝重,或轻盈跳脱;或华美亮丽,或简朴素雅;或酣畅淋漓,或低回曲折。个体的美汇聚成我国古代散文汪洋大海般深邃丰富的大美。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只是把文言字词句像教外语单词那样教给了学生而不能引领学生去感受文言文除内容意义之外的意蕴丰富的美,岂不是教学的严重缺漏?

在理解字词句和篇章内容这个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高考试卷微调第四题的考查方式,就足以表明命题组的良苦用心。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个导向的深远意义,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引领学生既得其“意”又不忘“言”。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论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