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论» 正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论

[01-18 22:16:03]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533

概要:目标的单一也导致文言文教法的单一。我们往往采用从小到大的教学方式:先掌握字的意思,再掌握句的意义,然后再扩大为段意和篇意;能把全文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就是文言文学习的结果呈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往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感受领悟的具体表现。在现代文教学中,这种状况已有较大改变,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显得积重难返。因为看重知识传授,于是教师往往喜欢在课堂中引用训诂学、语法学等知识和研究成果。我们愿意相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越多,阅读能力就会越强。而且这种做法看起来十分快捷高效,它省却了感悟、品味等复杂的“纠缠”过程而直达意义。这就是我们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概括言之就是:目标单一,教法死板。这种状况导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得“意”而忘“言”。这里所谓的“言”不仅仅指语言,也包括文章的结构特色、行文风格等等外部文体形式。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把一篇文言文看作一座由文言词句“堆砌”起来的房子,只要把这些词句——房子上的砖块&md

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论,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目标的单一也导致文言文教法的单一。我们往往采用从小到大的教学方式:先掌握字的意思,再掌握句的意义,然后再扩大为段意和篇意;能把全文翻译为通顺的现代汉语就是文言文学习的结果呈现。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往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感受领悟的具体表现。在现代文教学中,这种状况已有较大改变,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显得积重难返。因为看重知识传授,于是教师往往喜欢在课堂中引用训诂学、语法学等知识和研究成果。我们愿意相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越多,阅读能力就会越强。而且这种做法看起来十分快捷高效,它省却了感悟、品味等复杂的“纠缠”过程而直达意义。

这就是我们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概括言之就是:目标单一,教法死板。这种状况导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得“意”而忘“言”。这里所谓的“言”不仅仅指语言,也包括文章的结构特色、行文风格等等外部文体形式。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把一篇文言文看作一座由文言词句“堆砌”起来的房子,只要把这些词句——房子上的砖块——拆卸下来了,这座房子就算占领了。对于词句之外的东西就习惯于视而不见或根本无法看见。我们都知道,内容和形式双重美成就了我国古代散文的魅力。欣赏古代散文,只知内容而不能领略到其行文之妙、构思之精、语言之丽,将是审美的重大缺憾,是鉴赏能力的严重偏失。真正的经典,从来都是文质兼美的,真正的大家从来不肯将金玉之言、人生体悟交付给粗糙的形式,两者必然相得益彰,丽质天成,或端庄凝重,或轻盈跳脱;或华美亮丽,或简朴素雅;或酣畅淋漓,或低回曲折。个体的美汇聚成我国古代散文汪洋大海般深邃丰富的大美。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只是把文言字词句像教外语单词那样教给了学生而不能引领学生去感受文言文除内容意义之外的意蕴丰富的美,岂不是教学的严重缺漏?

在理解字词句和篇章内容这个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高考试卷微调第四题的考查方式,就足以表明命题组的良苦用心。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个导向的深远意义,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引领学生既得其“意”又不忘“言”。

首先,吃透新课标和大纲精神,更新文言文教学的单一目标。

细读新课标,至少有如下几点提醒我们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误解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第一,在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中,第二方面是“感受·鉴赏”,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这个“优秀作品”当然应该包括古代优秀散文作品;第三方面表述为“思考·领悟”,要求学生能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第五方面是“发现·创新”,提出应“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第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要求中,第九条提到“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第三,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一栏里,提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此累赘地引用新课标,是为了表明很多人一直被一句话蒙蔽了眼睛:“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句话也出自新课标,我们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文言教学的唯一目标,殊不知许多目标是互相渗透的,文言文教学绝对不应该只是“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如果说完成必修的十个学分只是高中毕业生最起码的要求,那么,面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们理应把选修课程中的“探索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几年来的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一直都分为“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两部分,要求能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多年来,高考语文命题中“古代诗文阅读”常归结为一个整体,但对这两者的设计思路则完全不同。在一般的理解中,“分析综合”能力的检测项目由文言文文本来承担,而鉴赏评价部分的第一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往往由古代诗词题承担;第二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由文言文篇章来承担。概言之,对古代诗词,考的是它的文言特性;对文言文篇章,考的是字词句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几乎不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文体形式,仅就人物、事件中心说事。实际上,在文言文考题中诸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强加关系”“颠倒因果”“以偏概全”等设置思考陷阱的办法,是实用类文体考试的设题方法,而高中涉及到的文言文基本上应属于文学类文本。现在,浙江省命题组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时调整了命题方向,这应该作为一个明确的导向落实到文言文日常课堂教学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高考语文能否多“阅读”少“分析”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